信息簡介: |
摘 要:在童聲合唱中,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動作”一直是人們的關注點。很多時候,人們一致認為“搖頭晃腦踮著腳”就是天真無邪的孩子的形體律動,大家相互“學習”,以至于在很多童聲合唱中類似這樣的動作已成為一種標志的“形體”,本文中的介紹會讓你對童聲合唱中的形體耳目一新。更好地認識到什么是童聲合唱中的形體律動,正確的童聲合唱形體律動對合唱有哪些幫助和提升?! £P鍵詞:童聲合唱;形體律動 1 認知合唱中的形體律動 形體律動是指演唱中人體肌肉的常規(guī)運動,涉及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其運動的形式不定,運動規(guī)則、運動頻率、運動速度等根據(jù)樂曲的需要而定,符合人體的生理結構,能夠通過肢體的行為加強音樂的旋律性或節(jié)奏性?! ⌒误w律動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音樂形體中的形體律動,包括聲樂和器樂;另一類是音樂舞蹈中的形體律動,包括各種舞蹈的類型。本文中所講述的是歌唱中的形體律動。 許多專家研究曾指出,歌唱中的運動對歌唱教學十分有益,并鼓勵歌者學習這一肢體運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音樂能力。在童聲合唱的訓練中,尤其是一些初級的童聲合唱團,加強肢體的律動性能夠提升孩子們的節(jié)奏感,從而把握稍微難一些的音樂節(jié)奏。需要提示的是,有些合唱團在正式演出前再加入形體動作,聘請舞蹈老師來進行形體律動的訓練,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第一,形體律動在練習的過程中就要加入,形體律動不只是為舞臺的效果而設計的,其實際的作用是在排練中加強音樂的節(jié)奏感和旋律內在的流動性。第二,形體律動絕不是舞蹈動作,可能會借用部分舞蹈動作,但這是音樂行為衍生的簡單肢體動作,兩者不可混淆?! ? 形體律動在童聲合唱團中的類別與訓練 合唱訓練中形體律動的類別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節(jié)奏性的形體律動。這種形體律動主要針對較為歡快的、節(jié)奏感強的合唱作品,在訓練中有時可以簡單運用拍手或者跺腳來把握音樂的節(jié)奏性。有時針對多聲部音樂節(jié)奏交錯進行時,可以把所有聲部的節(jié)奏提煉出來,單獨進行節(jié)奏的交錯練習。訓練中,例如高聲部的節(jié)奏可以用拍手來表示,中聲部的節(jié)奏可以用拍腿來表示,低聲部可以用跺腳來表示,跺腳時還可以分為重拍在左腳、輕拍在右腳等。肢體行為運動多種多樣、層次分明、設計靈活、目的明確。練習的速度也可以由慢到快,再回到原速。第二種是旋律性的形體律動。主要針對較為抒情的、速度較為舒緩的合唱作品。在訓練中,可以想象大海的波浪,用手把波浪“畫”出來或者慢慢蹲起跟隨音樂扭動身體,具體動作可以根據(jù)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