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用童話引發(fā)唱游興趣

作者:陶惠均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用童話引發(fā)唱游興趣

上海浦東新區(qū)龔路中心小學 陶惠均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情緒有點隨意性,上課時有意注意的時間不能持久,最多也只能保持10分鐘左右。因此,要讓他們在唱游課上保持較長時間的有意注意,就要尋找一種能引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我發(fā)現,有一次上課時用童話導入欣賞樂曲,學生的興趣特別高,欣賞的教學效果特別好。于是,我又想:既然用童話導入欣賞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果用童話導入唱游課里的發(fā)聲練習、聽音訓練、樂理學習、歌曲教學、歌表演、以及綜合活動,是否也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不久以后的實踐證明:用童話導入唱游教學,確實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小學一、二年級中用童話引發(fā)學生的唱游興趣這一課題談一些本人的體會。
一、 用童話導入欣賞教學
一年級唱游第一冊第一課欣賞《快樂的早晨》時,我按照樂曲所表現的內容,編了一個童話給學生聽:一個清新的早晨,在一片美麗的樹林里,小鳥醒來了,一邊梳妝打扮,一邊唱起了歌,接著又在枝頭跳來跳去,飛上飛下,叫醒了小猴。小猴揉揉眼睛說:“小鳥你早?!毙▲B說:“快起床!你忘啦?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再不起床上學就要遲到了?!薄澳呛冒桑埬闵缘纫粫??!毙『镞呎f邊急忙穿上衣服。于是,它倆又去叫醒小貓、小豬和小熊貓,大伙兒一起蹦蹦跳跳地到動物學校去上學了。
童話講完了,我就讓學生根據《快樂的早晨》的音樂,進行邊聽賞邊表演。學生有了教師所編童話的引導和提示,聽得興致勃勃,表演得自然大方,體現出激動的心情和興奮的神態(tài),從而感受了作品的思想內容,體驗了作品的音樂美。
二、 用童話導入發(fā)聲練習
唱游課上,練聲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單調枯燥的練聲對于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來說,是不會有興趣的。因此,在上二年級唱游第三冊第5課時,我用童話導入練聲:一天早上,陽光燦爛,萬里無云,動物學校的小動物們早就在練嗓子了。聽,小黃狗在學校門口:“汪汪汪---”小花貓在教室的屋子里:“喵喵喵---”小山羊在學校門前的樹下:“咩咩咩---”小青蛙在學校對面的田里:“呱呱呱---”哎呀,它們練得真認真,實在是太棒了!
講完童話我就問:“小朋友們,我們也來模仿小動物的叫聲,練一練嗓子好嗎?”學生們齊聲回答說:“好的。”就這樣,通過童話的導入,學生練聲時,積極主動,勁頭十足。這時,學生有了興趣,我及時指導正確的發(fā)聲方法,使練聲的質量進一步提高。
三、 用童話導入聽音訓練
聽音是唱游課上的里另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訓練學生的音準??墒?,如果干巴巴地聽音,那是很乏味的。尤其是對于一、二年級學生來說,更是難以達到好的效果。因此,我在讓他們聽音時,也運用了童話導入的方法。例如:在二年級唱游第三冊第一課聽五聲音階單音的練習時,我編了下面一段童話:動物學校的小動物們要參加上街宣傳衛(wèi)生的活動。經過選拔,終于選出了五名領呼口號的小動物,它們是:小豬(do )、小狗(re )、小貓(mi )、小羊(sol )、小兔(la)五種小動物。下面是它們領呼的錄音:(老師用琴演奏)mi―do―或re―sol―la--。
講到這里我就邊彈奏邊問:“小朋友們,請你們聽一聽,現在是哪個小動物在領呼呢?”學生這時就會很專心、很認真地去聆聽,聽音的準確率比平時高。就這樣,通過童話的引導,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四、 用童話導入學習樂理
學習樂理同聽音練習一樣,如果教法不當,學生也會覺得沒勁而厭學,這就影響了學習樂理的課堂教學效果。然而,如果用童話導入學習樂理知識,則效果就不一樣。例如:在上一年級唱游第一冊第一課《音的長短》聽辯時,我根據課文插圖自編了童話:動物學校里要舉行一次新春聯歡會,小動物們正分別忙著排練節(jié)目。你聽,現在是小鳥和公雞在歌唱:“嘰嘰,嘰嘰”、“喔喔喔---”;接著是青蛙和知了在歌唱:“呱呱呱,呱呱呱”、“知---了,知---了”。判斷一下,誰的歌聲長,誰的歌聲短?然后,是貓姐姐在敲三角鐵:“叮――叮――叮――”狗弟弟在敲小鼓:“咚、咚、咚”。想一想,誰敲的聲音長,誰敲的聲音短?
最后,再啟發(fā)學生想象一下,生活中還碰到什么東西聲音長,什么東西聲音短?你會模仿一下嗎?這樣一來,學生在童話的引導下,通過聽辯和模仿,很輕松地掌握了分辯長音和短音樂理知識。
五、 童話導入歌曲教學
 一、二年級的小學生識字量少,讓他們一本正經地看書朗讀歌詞,或者反復地跟老師朗讀歌詞,是一件很乏味、很頭疼的事。因此我常常根據歌詞的內容編成童話,在學習歌曲之前,用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有聲有色地進行演講,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歌曲內容,唱好歌曲。例如:在教學一年級唱游第一冊第八課歌曲《小小的船》時,我編了這樣一個童話:一個夏天的晚上,我坐在庭院里的椅子上,一邊乘涼,一邊看著夜空中那一輪彎彎的月亮。忽然,我感到自己飄了起來,飄到了月亮上。彎彎的月亮成了一只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尖的,我就在這小小的船里坐著,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呼――”突然,一陣風吹來,我渾身一抖,驚醒了。原來,這是我在做夢。可是這夢太美了,我真想什么時候真的能到月亮上去看一看。
這時,我趁熱打鐵問學生:“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坐著月亮小船,在星星之間穿行的感受?”學生馬上回答:“我們想?!蔽矣謫枺骸澳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歌曲的音樂演唱起來好嗎?”學生齊答:“好的?!边@樣一來,我演講的童話,既引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又使學生理解了歌詞內容,還啟發(fā)了學生上天攬月的?蒲е鞠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