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引導一年級學生快快樂樂記歌詞

作者:吳琴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從教一年級已經有十幾個年頭,對于一年級的孩子,我真可謂是再熟悉不過了,他們識記能力不強,抽象思維較弱,但他們的模仿能力卻很強,形象思維活躍。學唱一首歌曲,往往要求背唱,這樣的要求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必須做到的,在音樂課堂上,我一般是不要求學生帶課本的,因為一節(jié)課教唱一首歌曲,如果方法得當合理,學生就能夠背唱歌曲了??墒且荒昙壍暮⒆?,剛剛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剛開始學習識字,對音樂課本中的字認識很少,他們對有些短的歌曲歌詞記憶還可以,但對有些較長的、旋律稍復雜的、歌詞不太容易理解的歌曲,歌詞記憶就出現(xiàn)了困難。對于這個問題,我經過長期的音樂課堂實施,特別是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全新的教材和全新的理念使我很注重音樂課程標準的目標定位,總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


  一、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切不可急燥。


  一年級的孩子在幼兒園也學習唱歌、律動,主要是娛樂性的,所處的教育環(huán)境是寬松的。從幼兒園的生活逐步適應小學的生活,這就需要老師的幫助,特別是老師的關愛。在他們剛開始上音樂課時,可能自己對歌詞的記憶沒有高的要求,所以作為我們教師千萬不要去責怪他們,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你越是責怪,孩子們越是不知道該怎么辦?他們實在是太小,不知道用方法,如果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害怕、恐懼,他們只會厭惡音樂課。教師應該給予他們鼓勵,耐心地去指導他們,營造寬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而不是讓孩子們帶著一種負擔去學習。


  二、運用形體動作記憶歌詞


  “體態(tài)教學法”是瑞士教育家達爾克羅茲首創(chuàng)的,其目的是通過身體動作來體驗培養(yǎng)節(jié)奏感,從而加強對音樂的注意與記憶。平時大多數(shù)教師一貫的做法是學完了歌曲再讓學生配以律動,通過律動來表現(xiàn)歌曲。對于一年級孩子來說,如果把這種“體態(tài)動作法”放在學唱歌曲的開始,既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形象地幫助他們記住歌詞。例如《快樂的小木匠》這首歌,三段歌詞,記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就讓學生通過“刨、鋸、跳、一排排、一行行”這些形象的動作,配合音樂邊讀歌詞邊做,兩遍下來,只要我動作出來,學生就能說出歌詞了,而且他們學得很高興,覺得有趣極了。


  三、運用圖畫表示法記憶歌詞


  在新教材中,每個單元的主題非常明確,書中的圖畫、顏色都很符合每首歌曲的意境,這些已經從感官上吸引了孩子們。一年級的孩子都喜歡畫畫,我就利用他們的這個愛好去記憶歌詞。比如《月兒彎彎》這首歌,它的內涵比較深刻,學生對大陸、寶島知道的又很少,歌詞意義難以理解,我就一邊讀歌詞一邊畫畫,整首歌的歌詞變成了畫出示在黑板上,這樣,學生既記住了歌詞,又理解了意思,這種方法我覺得很實用,效果很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