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劇音樂的組成
作者: 來源 :中小學(xué)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傣劇音樂包括唱腔音樂和伴奏音樂。其唱腔以戲調(diào)(傣語稱“喊正”)為主,傣族民歌為輔;伴奏長期以打擊樂為主,建國后的專業(yè)演出團隊才使用管弦樂。
傣劇音樂的淵源、衍變及其發(fā)展傣劇音樂源于傣族民間音樂。諸如〔唱書調(diào)〕(〔喊火令〕)、〔山歌調(diào)〕(〔喊馬〕)、〔琴調(diào)〕(〔喊〕)以及民間歌舞《十二馬》(《馬西雙》)、民間小歌舞劇《布騰那,雅送毫》(《爺爺犁田,奶奶送飯》)中的音樂,都對傣劇音樂的孕育形成產(chǎn)生過較大的影響。
最早形成并一直流傳至今的傣劇主要唱腔有兩支曲調(diào),統(tǒng)稱“戲調(diào)”。建國前,一支主要流行于盈江、隴川、梁河、瑞麗等地,另一支主要流行于潞西(芒市)一帶。流行于盈江等地的戲調(diào),初見于十九世紀中葉由土司戲班演出的《封神榜》、《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等劇目,后流傳至隴川、梁河、瑞麗等地;流行于潞西一帶的戲調(diào),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初見于十九世紀末在潞西的法帕等地所演出的《阿暖帕喊》、《薛丁山征西》、《相勐》等劇。1927年,盈江土司到芒市娶親,流行于盈江等地的戲調(diào)才隨著回門送親的土司署戲班傳入潞西,并逐步被潞西土司戲班用于國王、太子一類角色的演唱。此后,潞西土司戲班逐步把本地流行的戲調(diào)專用于女角演唱,稱為女腔(喊朗);而把從盈江傳入的戲調(diào)專用于男角演唱,稱為男腔(喊混)。
上一篇:傣劇是什么藝術(shù)形式
下一篇:傣劇音樂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