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漢劇
漢劇為湖北主要地方戲曲劇舊稱“楚劇”,也叫“漢調(diào)”,俗稱“二黃”,辛亥革命前后改稱“漢劇”。主要聲腔為“西皮”、“二黃”?!岸S”來自安徽形成于鄂東與安徽毗鄰地區(qū),主要由漢調(diào)藝人創(chuàng)造、發(fā)展,并與“西皮”合奏,從而開創(chuàng)了以西皮、二黃為主的皮黃聲腔系統(tǒng)?!拔髌ぁ币辉~,最早見于清代張亨甫《金臺殘淚記》(著于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謂:“甘肅腔”曰“西皮調(diào)”。西皮源出陜西梆子。西皮、二黃合流,最早見于清代葉調(diào)元《漢皋竹枝詞》(成書于清道光三十年,即公元1850年):“曲中反調(diào)最凄涼,急是西皮緩二黃,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須圓亮氣須長?!闭f明當時不僅是西皮、二黃合奏,腔調(diào)板式已漸趨完備。
漢劇在嘉慶、道光年間進入興盛時期,科班迭起,名角輩出。并依流行地區(qū)劃為襄河、府河、荊河、漢河四個路子。漢劇向分十大行:一末、二凈、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漢劇有上千個傳統(tǒng)劇目,現(xiàn)存劇目仍有660多個,主要演出歷代演義及民間傳說故事。清代在漢口刊行的《新鐫楚曲十種》收有老漢劇本《英雄志》、《祭風臺》、《李密降唐》、《臨潼斗寶》、《青石嶺》等。后期,多演折戲,行當藝術(shù)有所發(fā)展,各個行當都有一批在唱做上有一定特色的劇目。漢劇唱腔以板腔體的西皮、二黃兩類聲腔為主,兼有歌腔、昆曲、雜腔、小調(diào)等。西皮、二黃在傳統(tǒng)演唱中,還有一些獨具特色的專用調(diào)和特定腔。如:襄陽調(diào),用于《雷神洞》中,唱腔近似小調(diào),可與西皮連接演唱?!包S反腔”,拉二黃弦,唱西皮腔,俗稱“黃反”,《祭江》、《四郎探母》中均用此腔。
漢劇還有很多雜腔小調(diào)和豐富的曲牌。如〔七句半〕(又名羅羅腔)、〔耍孩兒〕、〔銀紐絲〕、〔鳳陽歌〕、〔鴛鴦鳥〕、〔過關調(diào)〕等數(shù)十余種。傳統(tǒng)的演唱和器樂曲牌有四百多首?!洞筚n福》、《草場會》、《五才子》等,則是專唱曲牌的劇目。漢劇鑼鼓經(jīng)十分豐富,打法多樣,大體上可分為〔大打〕、〔小打〕和〔串打〕?!泊颉澈苡刑厣?,配以馬鑼,節(jié)奏鮮明,氣氛強烈,如:《馬武鬧館》、《扎高圍灘》、《雙賣武》等花臉、武生戲中,均用〔串打〕來襯托草莽英雄灑脫粗獷的性格,頗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