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7-16 點擊:
肖邦很快在巴黎成名了。他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演奏和鋼琴教學,贏得了人們高度的尊重。在巴黎,"娛樂變成了放蕩,這里金子.齷齪和血腥是混在一起的"。盡管肖邦對巴黎的上層社會有所反感,但他的活動大多局限于上層的沙龍,加上他自己也逐漸地過上了優(yōu)越的生活,這對他的思想意識也必然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和局制,使他對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改革缺乏應有的理解和同情,這和他歷來與不少波蘭貴族及其子弟關(guān)系較密切也有聯(lián) 系。1831年華沙起義失敗后,流亡國外的波蘭人有幾千名,其中三分之二在法國,大多是出身貴族的知識分子。這些人從政治上 說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保守派和民主派。保守派傾向于君主立憲制,而并不熱心于社會改革;民主派則主張立即解放農(nóng)民,反對專制制度。對于在巴黎的波蘭民主派人士,肖邦一個也不認識。從思想觀點上看,肖邦更多地傾同于保守派。所以,對于1830年 和1848年法國爆發(fā)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肖邦表現(xiàn)得相當冷淡。 這些都不能不說是階級局限性在肖邦身上的反映。
肖邦從此一直定居在巴黎,只偶爾去外地旅行。1835年,他曾去德國的卡爾士巴德與父母短暫地相會過一次。同年在德累斯頓認識了波蘭貴族沃德津斯基的女兒瑪麗亞,和她發(fā)生了戀愛。 次年,肖邦向她求婚,但由于肖邦不是貴族,只是"一個音樂家", 不門當戶對,而遭到瑪利亞父親的拒絕。1836年底,肖邦認識了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約一年后,他們就同居了,一直到1847年才決裂分手。肖邦經(jīng)常和聚集在巴黎的各國著名的文藝家交往, 如波蘭詩人密茨凱維支,法國文學家雨果、巴爾扎克,德國詩人 海涅,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李斯特,意大利作曲家貝利尼,法國作曲家柏遼茲等。這些文藝家們盡管各人的風格、個性往往不一致,但他們彼此的交往,使互相間在思想和創(chuàng)作上有所啟發(fā),這對肖邦的精神生活是一種慰籍。可是,肖邦后半生在巴黎度過的歲月,仍然充滿難以排遣的孤寂感。他鄉(xiāng)作客、舉目無親的感受,始終使他悲郁不已。從三十年代中起,肖邦經(jīng)?;疾?,身體相當衰弱。舉行公開的音樂會,盡管可以帶來金錢和榮譽,肖邦卻并不喜歡。他最大的愉快還是和波蘭同胞在一起。他說:"就象不能拒絕給病人服藥一樣,我從不拒絕給密茨凱維文和諾爾維德彈琴,無論他們當中哪一個人來, 我都會坐下來彈琴,有時始終連一句話也不說。我的音樂不止一次引起他們流淚,這眼淚難道不是民族藝術(shù)家最高的十字架(意即報酬)嗎?"1841年,肖邦在致友人的信中寫道:"我們是否仍然會回祖國呢?!或者是完全瘋狂了?!我并不替密茨凱維文和索邦斯基擔心——這是一些堅強的腦袋,這些腦袋再經(jīng)過幾次流亡僑居的生活也不會失去理智和力量。"從這些話中間可以看出肖邦作為一個"自愿的政治流亡者"在異國的苦楚。但是,他寧愿蒙受這苦楚,也不情愿回波蘭去當異族統(tǒng)治下的"順民"。
1848年,他應邀去英國和蘇格蘭訪問演出,盡管受到熱烈歡迎,但他非常反感"英國人評價什么都用英鎊,他們喜歡藝術(shù)只是因為它是奢多品。"他在英國時這樣寫道:"在我心里,已經(jīng)什么也不想做了,......我的心里覺得憂愁,可是我麻醉自己,......我感得到一種沉悶的苦痛,......我早已沒有體驗過真正的快樂了。 我根本什么也感覺不到,我簡直只象植物一祥地活著,耐性地等待著自己的完結(jié)。"肖邦的最后幾年就這樣完成了他個人悲劇的終結(jié)。可是,對于祖國,對于未來的祖國復興,肖邦始終念念不忘。1846年波蘭爆發(fā)了克拉科夫起義,失敗后,加里西亞又發(fā)生了農(nóng)民起義。這些事件曾激起肖邦的熱情,他在信中歡呼道:"克拉科夫的事情進行得極好";"加里西亞的農(nóng)民給沃倫和波多爾農(nóng)民做出了榜樣;可怕的事情是不能避免的,但到最后,波蘭將是一個強盛、美好的波蘭,總之,波蘭。"1848年3月,波茲南公國起義,4月即遭到普魯士的鎮(zhèn)壓。肖邦對此也表示了極大的惋惜: "我......知道了關(guān)于波茲南公國全部可怕的消息。除了不幸,就是不幸。我已經(jīng)萬念俱灰了。"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guān)懷,對祖國未 來的熱情憧憬,體現(xiàn)了肖邦對祖國始終不渝的熱愛。正是這熱愛使肖邦說出了他的遺愿:"我知道,帕斯凱維奇決不允許把我的遺體運回華沙,那末,至少把我的心臟運回去吧。"1849年,肖邦逝世后,他的遺體按他的囑咐埋在巴黎的彼爾·拉什茲墓地,緊靠著他最敬愛的作曲家見利尼的墓旁。那只從華沙帶來的銀杯中的祖國泥土,被撒在他的墓地上。肖邦的心臟則運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國,埋葬在哺育他成長的祖國大地中。
肖邦很快在巴黎成名了。他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演奏和鋼琴教學,贏得了人們高度的尊重。在巴黎,"娛樂變成了放蕩,這里金子.齷齪和血腥是混在一起的"。盡管肖邦對巴黎的上層社會有所反感,但他的活動大多局限于上層的沙龍,加上他自己也逐漸地過上了優(yōu)越的生活,這對他的思想意識也必然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和局制,使他對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改革缺乏應有的理解和同情,這和他歷來與不少波蘭貴族及其子弟關(guān)系較密切也有聯(lián) 系。1831年華沙起義失敗后,流亡國外的波蘭人有幾千名,其中三分之二在法國,大多是出身貴族的知識分子。這些人從政治上 說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保守派和民主派。保守派傾向于君主立憲制,而并不熱心于社會改革;民主派則主張立即解放農(nóng)民,反對專制制度。對于在巴黎的波蘭民主派人士,肖邦一個也不認識。從思想觀點上看,肖邦更多地傾同于保守派。所以,對于1830年 和1848年法國爆發(fā)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肖邦表現(xiàn)得相當冷淡。 這些都不能不說是階級局限性在肖邦身上的反映。
肖邦從此一直定居在巴黎,只偶爾去外地旅行。1835年,他曾去德國的卡爾士巴德與父母短暫地相會過一次。同年在德累斯頓認識了波蘭貴族沃德津斯基的女兒瑪麗亞,和她發(fā)生了戀愛。 次年,肖邦向她求婚,但由于肖邦不是貴族,只是"一個音樂家", 不門當戶對,而遭到瑪利亞父親的拒絕。1836年底,肖邦認識了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約一年后,他們就同居了,一直到1847年才決裂分手。肖邦經(jīng)常和聚集在巴黎的各國著名的文藝家交往, 如波蘭詩人密茨凱維支,法國文學家雨果、巴爾扎克,德國詩人 海涅,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李斯特,意大利作曲家貝利尼,法國作曲家柏遼茲等。這些文藝家們盡管各人的風格、個性往往不一致,但他們彼此的交往,使互相間在思想和創(chuàng)作上有所啟發(fā),這對肖邦的精神生活是一種慰籍。可是,肖邦后半生在巴黎度過的歲月,仍然充滿難以排遣的孤寂感。他鄉(xiāng)作客、舉目無親的感受,始終使他悲郁不已。從三十年代中起,肖邦經(jīng)?;疾?,身體相當衰弱。舉行公開的音樂會,盡管可以帶來金錢和榮譽,肖邦卻并不喜歡。他最大的愉快還是和波蘭同胞在一起。他說:"就象不能拒絕給病人服藥一樣,我從不拒絕給密茨凱維文和諾爾維德彈琴,無論他們當中哪一個人來, 我都會坐下來彈琴,有時始終連一句話也不說。我的音樂不止一次引起他們流淚,這眼淚難道不是民族藝術(shù)家最高的十字架(意即報酬)嗎?"1841年,肖邦在致友人的信中寫道:"我們是否仍然會回祖國呢?!或者是完全瘋狂了?!我并不替密茨凱維文和索邦斯基擔心——這是一些堅強的腦袋,這些腦袋再經(jīng)過幾次流亡僑居的生活也不會失去理智和力量。"從這些話中間可以看出肖邦作為一個"自愿的政治流亡者"在異國的苦楚。但是,他寧愿蒙受這苦楚,也不情愿回波蘭去當異族統(tǒng)治下的"順民"。
1848年,他應邀去英國和蘇格蘭訪問演出,盡管受到熱烈歡迎,但他非常反感"英國人評價什么都用英鎊,他們喜歡藝術(shù)只是因為它是奢多品。"他在英國時這樣寫道:"在我心里,已經(jīng)什么也不想做了,......我的心里覺得憂愁,可是我麻醉自己,......我感得到一種沉悶的苦痛,......我早已沒有體驗過真正的快樂了。 我根本什么也感覺不到,我簡直只象植物一祥地活著,耐性地等待著自己的完結(jié)。"肖邦的最后幾年就這樣完成了他個人悲劇的終結(jié)。可是,對于祖國,對于未來的祖國復興,肖邦始終念念不忘。1846年波蘭爆發(fā)了克拉科夫起義,失敗后,加里西亞又發(fā)生了農(nóng)民起義。這些事件曾激起肖邦的熱情,他在信中歡呼道:"克拉科夫的事情進行得極好";"加里西亞的農(nóng)民給沃倫和波多爾農(nóng)民做出了榜樣;可怕的事情是不能避免的,但到最后,波蘭將是一個強盛、美好的波蘭,總之,波蘭。"1848年3月,波茲南公國起義,4月即遭到普魯士的鎮(zhèn)壓。肖邦對此也表示了極大的惋惜: "我......知道了關(guān)于波茲南公國全部可怕的消息。除了不幸,就是不幸。我已經(jīng)萬念俱灰了。"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guān)懷,對祖國未 來的熱情憧憬,體現(xiàn)了肖邦對祖國始終不渝的熱愛。正是這熱愛使肖邦說出了他的遺愿:"我知道,帕斯凱維奇決不允許把我的遺體運回華沙,那末,至少把我的心臟運回去吧。"1849年,肖邦逝世后,他的遺體按他的囑咐埋在巴黎的彼爾·拉什茲墓地,緊靠著他最敬愛的作曲家見利尼的墓旁。那只從華沙帶來的銀杯中的祖國泥土,被撒在他的墓地上。肖邦的心臟則運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國,埋葬在哺育他成長的祖國大地中。
上一篇:亞歷山大·斯克里亞賓
下一篇:梅特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