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劇的伴奏樂器板鼓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板鼓板鼓,打擊樂器。又名單皮、班鼓。唐代清樂中使用的“節(jié)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間流傳歷史久遠。《清朝續(xù)文獻通考》載:“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為各器之領袖,擊法甚不易”。是中國戲曲樂隊中的指揮樂器。
板鼓:常與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并有“單皮”(一面蒙皮)和“班鼓”(過去戲班專用)之稱,是中國戲曲樂隊中的指揮樂器。早在唐代(618~907)就已用于“清樂”中,那時稱為“節(jié)鼓”。
板鼓構造獨特,音色清脆。隨著明、清戲曲藝術的發(fā)展。便世代相衍,流傳至今,廣泛用于昆曲、京劇、評劇、越劇、漢劇、豫劇、河北梆子、山東梆子、陜西梆子、山東柳子等地方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也可以獨奏(如蘇南吹打中的快板鼓)。它在伴奏或合奏中,常常居于指揮和領奏地位。在京劇音樂中,凡人物出場、角色演唱、劇情變化,除用各種打擊姿勢及各種擊音進行指揮外,還與拍板一起為唱腔打節(jié)奏,給鑼鼓演奏增加花點,以及烘托舞臺氣氛和人物形象。
板鼓是形體矮小的單面鼓,鼓身用色木、樺木、槐木、桑木、櫸木或柚木等硬質(zhì)木料制作,由5塊較厚木板拼合而成,鼓身直徑25厘米,但絕大部分是木質(zhì)板面,中間振動發(fā)音的鼓面僅有5~10厘米,鼓膛呈八字形,鼓邊高9.5厘米。鼓皮用牛皮,張緊于整個板面直到底邊為止。蒙皮的鼓膛部分又叫“鼓光”,是敲擊發(fā)音部位。板鼓發(fā)音的高低,取決于鼓膛的大小和蒙皮的松緊。為保持鼓皮的張力,所釘鼓釘較多,并在底部箍以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