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閩劇 >

閩劇的唱腔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閩劇的音樂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調、逗腔和小調等四大類組成的:粗獷激越的"江湖調",通俗平暢的"洋歌",典雅婉約的"逗腔",清新活潑的"小調",其中前三類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陽腔、昆曲和徽調的影響,并保留著高腔的幫腔形式,后臺幫腔叫做"掏嶺"。又有吸收自"嘮嘮"的部分唱腔和曲牌。演唱時男女均用本嗓,其特點是高昂激越,樸實粗獷,但也有細膩柔婉的唱腔。

"逗腔"有15種板調,特點是在曲中轉折和結尾處多有"哎"、"依"的虛腔,主要曲牌有自掏嶺、寬板、急板等。小調系本地和外地傳入的俗曲俚歌,很豐富,主要有西湖亭、琵琶怨、新茶花等。此外,從徽戲、京劇吸收的如大補缸、七句半等。辛亥革命后,不少京劇藝人轉入閩班教戲,所以閩劇音樂也吸收了皮黃調。

上一篇:閩劇的特點 下一篇:閩劇名家林瑛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