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評劇 >

評劇的基本簡介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評劇,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曾經被封為全國第二大戲曲劇種,僅次于京劇。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qū)流行很廣。1909年左右形成于唐山。習稱“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

1935年蹦蹦戲在上海演出時,因為上演劇目多有“懲惡揚善”、“評古論今”的新意,采納名宿呂海寰的建議,改稱“評劇”。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紅》時,新聞界首次把"評劇"的名稱刊載于《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于全國。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chuàng)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鳳霞演出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東北韓少云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歡迎。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評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上一篇:評劇的簡單介紹 下一篇:評劇的介紹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