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人迷壯劇,因為不但劇情是壯族人熟悉的,而且唱詞、道白也是壯族的方言土語,聽來特感親切。此外,那慢板中的詠嘆調,中板中的喜調、采花調、高調、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調、快采花,散板中的哭調、寒調、詩調、掃板等等,無不來自壯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調,令人喜愛。主要唱腔的唱詞(包括五字句和七字句),都保持了壯族傳統(tǒng)民歌的特有韻律結構:押腰腳韻形式。所謂"腰腳韻",即上一句的末一個字("腳")與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腰")互相押韻。這樣的押韻,唱起來使人覺得簡中有繁,同中有變,婉轉起伏,連綿不斷,聽而不厭,韻味無窮。這在我國戲曲中是獨具一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