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小學音樂教案 >

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下冊《紅蜻蜓》教學設計2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紅蜻蜓》音樂教案


  一,教學內(nèi)容:學唱《紅蜻蜓》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兒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據(jù)日本詩人三本露風回憶童年情景的詩作譜而成。歌曲為三四拍,共八小節(jié),短小精煉。曲調(diào)自然流暢,感情真摯,具有夢幻般的意境。1924年歌曲問世后,不僅在日本廣為傳唱,還被改編為管弦樂曲等各種形式,流傳到其他國家,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歌曲分為兩個樂句,第一樂句旋律上行,第二樂句以下行作為呼應。歌曲中設置了較多的力度記號,力度變化細膩、頻繁,但基本上都與旋律的起伏結(jié)合緊密。第二聲部的哼鳴,烘托了寧靜而深遠的氣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用親切、優(yōu)美的聲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紅蜻蜓》,表達對童年生活的向往。


  2.技能目標:學生能專注地聆聽歌曲,樂于用自己喜歡的表現(xiàn)形式表現(xiàn)音樂,認識漸強漸弱記號、換氣記號,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學唱二聲部合唱歌曲《紅蜻蜓》的第三段歌詞。


  3.情感目標: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緒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憶,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四.教學重點:


  感受音樂情緒,能用親切、優(yōu)美的聲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養(yǎng)良好聆聽習慣,   感受童年帶來的美好回憶。


  五.教學難點:學唱二聲部合唱歌曲《紅蜻蜓》的第三段歌詞。


  六.教學準備:


  鋼琴,電子琴,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1、組織課堂


  2、情境創(chuàng)設


  導入:同學們,歡迎大家走進今天的音樂課堂,這節(jié)音樂課,我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動聽的音樂。(播放《森林狂想曲》片斷)


  師:你聽到了什么?聯(lián)想到了什么?


  生:我聽到各種動物的叫聲。


  生:我仿佛走進了一片田野?!?/P>


  師:說的真好,這鳥歌蟲鳴的田間生活也是我向往的童年生活。小時候,我常常有機會   到田間去勞動玩耍,這種經(jīng)歷讓我難以忘懷……走,我?guī)銈內(nèi)ンw驗體驗!(課件播放)


  師動情介紹:這是我童年的樂土???!報春的燕子斜著身子在空中掠過,各色花兒競相開放,在陽光照耀下是這樣嬌艷,五彩斑斕的花蝴蝶炫耀著它們艷麗的雙翼,在姹紫嫣紅中翩翩起舞,還有那穿著綠衣服的蚱蜢,有你們熟悉的蜻蜓……午后,跨上小籃,約上小伙伴來到桑園采摘那滿樹的桑果,真是一大樂事!伴隨著大雁的飛行,田野里已一片金黃,微風拂過,稻穗不時發(fā)出“沙沙”聲,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滿園的橘子、柿子,象一盞盞小燈籠,串串葡萄晶瑩透亮……仔細聽,這里有青蛙的合唱,有蟈蟈的音樂會,有時運氣好的話還能在田里遇上幾條活蹦亂跳的小魚呢!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詩一般的語言把學生帶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牢牢抓住學生興趣。]                                                       3.歌曲教學


  過渡:童年生活快樂而難忘,聽!晚風中有傳來了一陣優(yōu)美的旋律--


  (1)、初聽《紅蜻蜓》伴奏


  問題:它描寫了什么?給了你怎么樣的感受?


  (2)、讀歌詞


  師:讓我們來看一看作者到底想表現(xiàn)什么?請你有感情地讀一讀歌詞。


  (3)、范唱:


  師;讓我們跟著音樂走進作者的美好童年,聽我來唱一唱。(師鋼琴伴奏并范唱)


  問題:你覺得作者的童年生活美好嗎?它適合用怎樣的力度來演唱?


  生回答。


  (4)、學唱


  A.跟琴唱第一段,認識換氣記號


  師:老師要考考你們,這么一大段歌詞,你覺得在那里換氣比較合適?怎樣來換?


  [設計意圖:把問題拋給學生,同時把自主權(quán)交給他們,讓他們?nèi)ニ伎俭w驗,找到換氣的地方并找到解決的方法。]


  B.跟琴唱第一段,認一認漸強漸弱記號


  師:請大家再來唱一唱第一段,并跟我劃一劃旋律線。


  問題:這樣的旋律線像什么?(生回答)


  師:大家能不能根據(jù)旋律的高低唱出強弱變化呢?


  C.自學第二段、第三段齊唱全曲


  師:給你們半分鐘時間,請你練唱一下第二段歌詞。


  師:能馬上把第三段歌詞唱一唱嗎?


  D.對比體驗快速演唱


  師:由于這首歌曲的廣泛傳唱,如今它已有許多版本,讓我們來唱一唱這個速度的版本,給你們什么不一樣的感覺?(播放快速伴奏


  問題:它的什么變了?所以情緒變得怎樣了?


  E、二聲部合唱


  過渡:這首歌曲的旋律出自一位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只小小的紅蜻蜓,因此想到了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想來聽一聽用日語演唱的這首歌嗎?


  (1)、欣賞日語演唱的合唱曲《紅蜻蜓》


  問題:它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對比合唱與齊唱--合唱比齊唱效果更豐富、飽滿、有變化


  (2)、出示合唱譜,教師范唱


  師:仔細聽一聽,老師彈的是哪個聲部?唱的是哪個聲部?(教師鋼琴伴奏第一聲部,范唱第二聲部)


  (3)、學唱二聲部:用“l(fā)u”跟琴哼唱二聲部


  (4)、小合作


  把學生分成兩大組,演唱不同聲部,體會合唱效果?!粨Q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兩聲部歌曲的合唱學習,體驗二聲部合唱歌曲所表現(xiàn)的和聲效果,學習合唱知識,練習二聲部合唱技能。]


  (5).表現(xiàn)歌曲:為每一段設計不同的演唱形式.(比如:齊唱+領唱+合唱


  4.小結(jié):


  師:唱得真棒!一節(jié)課真是太短暫了,我們的童年也是一去不復返。愿大家走進大自然,讓美好的記憶永遠珍藏在我們心中!


  播放FLASH《晚霞中的紅蜻蜓》,在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quán)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uán),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