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的音高――淺談柯爾文手勢的課堂運用
作者:張韻子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第一次參加音樂組教研活動之后,認識到柯爾文手勢的重要性。它是讓學生采用七種不同的手勢來代表七個不同的唱名。在視覺空間上把音的高低關系表現(xiàn)出來,從而使學生能夠確立一種正確的音高觀念以及演唱時具有良好的音準。所以,柯爾文手勢是每節(jié)音樂課必練的內(nèi)容之一。若能使學生較好地利用柯爾文手勢進行音階學唱,將會對學生的音準學習提供很大的幫助。所以如何深入進行正規(guī)的柯爾文手勢教學,而不僅僅是形式教學;如何使枯燥乏味的音階學習內(nèi)容變得生動有趣,是我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教授口訣
一開始教授柯爾文手勢的時候,若配上生動形象的小口訣,容易便于學生學習記憶。小口決:DO是一個小拳頭,RE是一座小滑梯,MI是一個小平臺,你真棒呀,倒過來是FA,SOL是小門平平立,LA是小手拉起來,SI是指向天空,后面跟著高音DO。每一個都能與學生平時生活中看到的東西相對應,使學生輕松學習,快樂記憶。
二、師生互動
剛開始學柯爾文手勢時,先跟老師做一做7個柯爾文手勢。然后,老師做出各種手勢,由學生來唱。注意發(fā)聲位置,循環(huán)呼吸、均勻吐氣,以及最重要的音準,最后用鋼琴對音。注意與學生進行眼神的交流。這樣既能充當發(fā)聲練習、訓練學生的音準能力,同時又能訓練學生的聽辨能力。
三、雙手配合
教師雙手配合做柯爾文手勢,把四組學生分成左右兩大組,教師雙手分別做出不同的柯爾文手勢,左右兩組分別唱所對應的該手勢音名,形成音程的效果。既練音準又練合唱,一舉兩得。
除以上三點之外,我想還有很多策略值得我去想??傊枰浞掷每聽栁氖謩?,訓練好學生的音準。目的相同,形式可百變。
上一篇:《滿族地方課》評課
下一篇:聽音樂課《雪絨花》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