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法研究 > 小學音樂教法 >

淺談音樂課堂讓學生“玩”起來方法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8   點擊:

  摘要:從事小學音樂教學已十年了,音樂課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好多學生把音樂課當成了玩的課。教學中我巧借學生愛玩的心理和學生一起在音樂課上“玩”。 作為藝術(shù)教師應該積極地、耐心地俯下身來傾聽每個孩子的聲音,用一雙熱情、冷靜、智慧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珍視每一棵富有個性的小苗苗,并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盡情地表達見解、表現(xiàn)自我、展示才華。所以我的音樂課宗旨是:樂出于思,重于情。教出于愛,重于導;讓學生玩中學,樂中學。

  關(guān)鍵詞:音樂課;課堂教學;教學方法

  音樂課堂中,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通過學生主動的“玩”,充分體驗了音樂作品的歌詞美、旋律美、節(jié)奏美、力度美……培養(yǎng)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趣味,積極進行了審美體驗,提高了學生的音樂鑒賞力、音樂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那么,如何做到讓學生“玩”起來?我認為關(guān)鍵的是--把音樂游戲貫穿到音樂教學中。

  一、游戲教學讓學生“玩”起來

  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工具,是快樂的源泉,是培養(yǎng)兒童道德品質(zhì)的手段,是兒童的天性。小學生出于自己的興趣和愿望,自發(fā)自愿主動進行游戲活動。所以,音樂游戲在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首先,通過音樂游戲愉悅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會音樂知識。比如學生在認識1、2、3、4、5這五個音符時,我運用多媒體進行“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戲教學、讓學生扮演小猴子,將1、2、3、4、5五個音符寫在形象可愛的“桃子”上,小猴子摘“ 1” 桃子時,讓學生唱“ 1” ,摘“ 2” 桃子時,就讓學生唱“ 2” ,反復進行幾次,學生就能識別這幾個音符了。

  其次,通過音樂游戲真正的實現(xiàn)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比如每節(jié)課前我設(shè)計《智慧豆快快長大》的游戲。在黑板上“種”下智慧豆。當哪一組的同學表現(xiàn)最好,老師就讓哪一組的智慧豆發(fā)芽,在課堂中學生主動參與就讓智慧豆長葉,最后看哪組同學的智慧豆開花結(jié)果。這樣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再次,通過音樂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主動探究的精神。老師做的事就是要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音樂游戲情景,讓學生感受音樂,扮演好游戲角色去學習音樂。如在《蝸牛與黃鸝》中,我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單獨或合作扮演蝸牛、黃鸝、葡萄架等角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學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識都能得到提高。

  當然了,我在音樂課堂的具體操作當中也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有些小組在游戲中就是“玩”不起來,他們不愿意參與,或者參與了但效果很不好。出現(xiàn)了問題后,我努力尋找原因。通過與學生聊天和調(diào)查中,我發(fā)現(xiàn)了有些小組在游戲中“玩”不起的原因有兩個。1、小組長的作用不明顯,沒能把小組成員組織帶動起來。2、有些小組成員對什么事情都無動于衷,什么事情都不想?yún)⑴c。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采取了這樣的辦法。1、重新選定各組的小組長。也就是說,有些同學在語文、數(shù)學或英語課的時候,也許是在這個組是普通的組員,但音樂課的時候他就到另一組當組長去了。2、充分利用課堂量化評分的制度,激發(fā)每個學生參與活動。就這樣,在多種方法的引導和鼓勵下,學生的參與欲越來越強。

  其實,在有效教學的探索當中總是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的存在。比如,我設(shè)計的有些游戲看上去熱熱鬧鬧的,學生玩地很開心,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些問題都需要我進一步解決和完善。

  二、律動教學讓學生“玩”起來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推動世界,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鄙倌陜和南胂罅κ且话验_啟心靈的鑰匙,通過它可以使靈感得到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讓學生“玩”起來還有很多方法。比如欣賞的模仿教學,《龜兔賽跑》是一節(jié)音樂欣賞課,這課,我在安排了欣賞三段不同音樂的音樂:第一段是兔子、小鳥和小貓;第二組是烏龜、鴨子和小羊;第三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讓學生聆聽音樂并思考:這段旋律表現(xiàn)了哪一組小動物呢?第二步問為什么你會認為是這組小動物呢?此時學生會根據(jù)他平時積累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來很笨重,所以它的音樂聽上去很強也很沉重,而烏龜呢,它爬得慢,但身體沒有大象那么龐大,所以音樂聽上去很平穩(wěn)。而小兔子呢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樂聽上去很輕松,也很活潑。第三步讓學生聆聽音樂模擬這一組動物走路的情景。學生又可以學到東西,也感到快樂,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例如我在教學《杜鵑圓舞曲》時,學生初聽時用線條,點和圓圈來表示初次印象。復聽時我給他們講了挪威的森林,圓頂?shù)募忭數(shù)男》孔?a href=http://m.qzxapp.cn/Knowledge/si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歌唱的杜鵑鳥,清新的空氣……他們的好奇心一下子提了起來,他們的圖紙里多了旋律流動的波浪,他們告訴我這是聽到的在唱歌的杜鵑;多了很多斜紋,這是感覺到田野上有微風吹過;多了小房子里面畫了小鳥,天真的認為杜鵑鳥不小心地闖進小房子里不停地轉(zhuǎn)圓圈,原來是樂曲在低吟……好美的畫,好豐富地想象。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天真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總 是通過各種動作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自己聽音樂、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把聽到的音樂用自己的手、腳 做動作去自行發(fā)揮、自我表現(xiàn)。在課堂上,我總是鼓勵學生們根據(jù)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大膽地去表現(xiàn)自我,這既有利于自信心的樹立,也利于豐富和提高想象力。有一次,我讓學生們給歌曲《小雨沙沙》編排舞蹈動作,全班幾十個人編了幾十個小舞蹈,盡管有的大同小異,有的動作也欠優(yōu)美,但我還是表揚和鼓勵了大家,因為這畢 竟是通過他們自己的想象而編排出來的“作品”。 上歌曲《誰在叫》的時候,我讓同學們盡情發(fā)揮想象小雞,小豬等那些小動物的聲音和習慣性的動作,來加強對歌曲的理解和演唱!這樣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也動腦, 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培養(yǎng)思維能力,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演唱《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我先簡單的示范第一段的律動,在學生比較熟練的情況下,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第二、第三段的律動,結(jié)果是非常的滿意,雖然有些非常的簡單,但是可以突顯每個同學的認真和他們每個人的創(chuàng)造能力!我覺得要讓小學生去創(chuàng)編一段樂曲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要挖掘?qū)W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律動的方式不為是非常棒的,這也就是一堂成功的音樂課所必備的因素!

  作為藝術(shù)教師應該積極地、耐心地俯下身來傾聽每個孩子的聲音,用一雙熱情、冷靜、智慧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珍視每一棵富有個性的小苗苗,并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盡情地表達見解、表現(xiàn)自我、展示才華。所以我的音樂課宗旨是:樂出于思,重于情。教出于愛,重于導;讓學生玩中學,樂中學。

  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改變觀念,努力提高課堂實效性,讓實效向課堂本質(zhì)更深處伸延,我校的有效教學改革將在腳踏實地中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quán)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uán),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