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特長生聲樂教學中的聽音訓練方法
[摘要] 音樂是高中特長藝術的科目之一,聲樂教學是高中音樂特長生培養(yǎng)的重要一部分,高中音樂特長的聲樂教學也會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時必須要具備科學的正確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聽音訓練,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專長。本文將結合實踐對高中音樂特長聲樂教學的聽音訓練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 高中音樂; 聲樂教學; 聽音訓練; 特長生
隨著我國教育形勢的不斷發(fā)展,高中音樂特長生越來越多。在聲樂的學習過程中,聲樂訓練一般包括通俗唱法、美聲唱法、民族唱法、樂理、視唱練耳。很多學生在視唱、專業(yè)課成績、樂理等方面的成績都很不錯,但是在聽音訓練上存在一定的不足。為了提高聲樂特長生的獨立識譜的能力和增強他們的記憶力,發(fā)展他們在音樂中的聽覺能力,在進行聲樂教學時,結合音樂里的視唱的方法去加強聽音的訓練是很關鍵的,聽音訓練同視唱訓練的關系緊密,也就是練耳訓練,它們都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聲樂方面的基本能力。音高訓練、旋律訓練、節(jié)奏訓練、和聲訓練等內容都是聽音教學中所包括的。
練耳是聽覺的訓練,通常是對鋼琴彈奏出來的音進行聽辨,訓練學生通過聽到的內容將音程、和弦、旋律等內容分辨出來,能把聽到的曲調準確記錄下來,還要能夠分析和弦的性質、功能,相應地能構唱音程與和弦等,能夠熟練地分辨各種和弦。聽覺訓練還包括對各種樂器的音色分辨。音色有很多種,不同的樂器有不同的音色,相同的樂器也能發(fā)出很多種音色,樂隊演奏的樂曲中還有各種樂器的混合音色,音色千姿百態(tài),均可以通過訓練讓學生分辨出來。
一、加強音高、音準的訓練
在高中音樂特長的聲樂教學中,音高、音準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能力和聽音能力的基礎內容,所以教師在進行音高、音準的有關訓練時要掌握好訓練的層次性,在制訂訓練計劃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和一定的階段性來完成,根據高中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時間,把握好聲樂教學的任務。教師在對剛剛入門的學生進行聲樂教學中的聽音訓練時,可以先從單音和旋律音組、音程入手,加強學生對標準音高度的記憶,并且要結合相關的練習,強化他們對聲音特點的熟悉和記憶,也可以通過加強音名、音階、音程的視唱練習,使學生在感性上樹立準確的音高概念。在實際的訓練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練習熟悉標準音a,但是要求他們聽的音是c,然后可以讓學生判斷這個音的方向是怎樣的,是在標準音的上方還是下方。用曲調填充法反復鞏固所學的音,培養(yǎng)學生的內存聽覺與音樂的記憶力。當聲樂教學的任務進行到了和弦、和聲時期時,教師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要對和弦的各音進行一定的猜測; 推音程的教學時可以采用推音階的方法; 根據音程的關系推出音程的音。加強練耳也是一種練習音準和鞏固音高的重要方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由淺入深,從聽旋律音程或者是個別的音,逐步過渡到聽樂句。除此以外,還應注意幾點,具有良好的音樂聽覺在聲樂和聽音的練習中很重要。在整個視唱和練耳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跟著輕聲地唱。教師的伴奏旋律必須清楚、準確地了解學生在跟唱時的情況和需要。應該根據學生的基礎來判斷,而逐步減少伴奏。
在進行一些練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一部分進行練習演唱,其中可以是默唱或者出聲唱。在進行音準的訓練時,教師所選用的教材應注意節(jié)奏的典型性和旋律,盡可能選擇能陶冶學生情感的曲調進行聲樂教學中的音準練習。
二、聽寫音程、和弦訓練應與基礎樂理相結合
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教師認為和弦和聽寫音程是在視唱練耳的訓練中最簡單的訓練,不需要借助任何其他的方式就可以完成。對于有音樂靈性、先天音樂素質好的學生來說,和弦和聽寫音程的確是很簡單的; 但是對于一般的學生,沒有那些先天優(yōu)勢的來說這是很困難的,尤其是一些三和弦、和聲音程、七和弦等的聽寫。所以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聽音訓練時,要與相關的理論相結合進行教學訓練。在進行和弦和聽寫音程的教學時要與樂理中有關于音程、和弦的理論緊密結合,比如說在聽寫大小六度的練習時,教師可以先將大、小六度呈現給學生進行分辨,在對音響音程的分辨熟練自如之后,進行聽寫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