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伊教學法在高中合唱教學中的實踐探究——以芷江一中為例
摘要:筆者在芷江一中教育實習期間,以高中音樂新課標為準則,依托教材,將柯達伊教學法運用到合唱教學實踐中,并取得了一定教學效果。通過實地調研發(fā)現該校在合唱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合唱音準、節(jié)奏、聲部均衡及合唱作品排練等環(huán)節(jié),針對如何運用柯達伊教學法提出相應措施。
關鍵詞:柯達伊教學法;高中;合唱教學;
一、芷江一中合唱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
芷江一中全稱為芷江侗族自治縣第一中學,是一所市級示范性全日制高級中學,建校近百年,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筆者利用在芷江一中的教育實習機會,對芷江一中高中合唱教學開展情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工作。通過調查筆者發(fā)現芷江一中高中合唱教學活動的開展與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合唱教學活動開展范圍不夠深入,教學效果不夠顯著。有的高中班級合唱教學甚至只有齊唱,沒有合唱。而且在合唱訓練過程中,常出現喊唱現象,學生多聲部演唱能力不強,經常會被其他聲部帶跑。所以造成學生使勁喊唱用來覆蓋別人的聲音。而這些情況的出現,究其原因是因為缺乏長期規(guī)范系統(tǒng)的合唱教學,沒有實施正確的合唱教學手段。
(一)教學設施
音樂設施是開展音樂教學的硬條件。芷江一中配置的音樂設備相對齊全,以用于日常的音樂課。有關的音樂教學場地包括一個大的展演廳和一個小的展演廳,琴房九間。音樂用具包括:每個班級配置有多媒體,以供平常的音樂課使用,此外學校還配有鋼琴、古箏、揚琴、吉他、長笛、架子鼓、二胡等樂器,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但據實際調查,有大部分的樂器使用度不高,長時間擱置導致損壞。
芷江一中的音樂師資力量比較雄厚,聲樂老師、器樂老師和舞蹈老師都具備。所有老師都有音樂的教師資格證,并畢業(yè)于正規(guī)的大學本科院校。
但是目前芷江一中沒有專職合唱教師,雖然該校音樂教師在大學本科都有合唱指揮課程的學習經歷,但是合唱指揮理論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缺乏合唱指揮法、合唱排練法、合唱訓練法等專業(yè)合唱指揮技能。
(二)學生合唱演唱能力
在實習期間,本人擔任高二年級二班和三班的音樂教學及實習班主任工作,對學生的合唱基礎能力進行了訪談調查。兩個班總共110人,加起來學過唱歌或者樂器的人數加起來不超過四個人,能認識五線譜或者簡譜的也不超過四個人。為此,還對整個年級的合唱進行了調查。芷江一中高二年級一共有22個班,每個班不少于45個人,通過調查發(fā)現,在開展合唱教學時,大部分的人對合唱提不起興趣,有些班級在進行合唱排練時,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情,并沒有及時跟緊老師的教學進度,經詢問一部分的學生得知,是因為知識點太難,沒有接觸過,還有一部分的學生是因為不感興趣。
為了進行更深一步的調查,筆者又隨機抽取了60名同學分別從歌唱能力、表達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進行調查,選用的歌曲為芷江一中校歌,通過對合唱能力的調查情況得知,演唱能力整體水平最高。除此之外,筆者還發(fā)現,學生在節(jié)奏,音準等方面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整體的樂感很好。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相對弱。
芷江一中以往合唱課老師的主要教學法是以講授法、演示法和練習法為主,上課的形式先是運用多媒體讓學生聆聽曲子、感受曲子,然后是運用講授法教授樂曲的基本信息和基本樂理知識,再是通過練習法來反復練習。大部分的老師都是采取這樣的形式,課程結構較為單一。
二、柯達伊教學法在高中合唱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筆者在實習教學期間,選擇了兩個班級,把柯達伊教學法貫徹到了四個方面上,分別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在音準方面的運用
利用柯達伊教學法中的柯爾文手勢進行合唱音準的訓練。例如在教授《歌唱祖國》時,選用的版本是由王莘作曲填詞的版本,在聲部的配置方面,高音聲部由女生擔任,低音聲部由男生擔任。由于同學們對這首作品的主旋律非常熟悉,但對于低音聲部比較陌生,在進行合排時,低聲部也經常唱高聲部旋律。這時就需要用柯達伊手勢提醒男生往下走。運用柯爾文手勢可以將音樂從聽覺轉變?yōu)橐曈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