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課改專題 > 高中音樂課改 >

高中音樂評論課教學實踐與思考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8   點擊:

摘自:《新思考網》

一、可能性

現代高中生在經過九年義務教育后,已經掌握了許多文化知識。電腦走進課堂,走進家庭,大量的報刊雜志影視節(jié)目為高中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而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也趨向成熟,世界觀、人生觀也逐步樹立起來。在這個階段,一方面,他們對人對事物有了自己的見解,他們具備了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在欣賞音樂時,每個學生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見解,并能用語言清晰地表述出來,這為高中音樂評論課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高中生生活的環(huán)境比較單純,人生的經歷也還有限,因此看問題難免有時會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欣賞音樂時,通過學生的討論、爭論、評論,師生之間平等的交流,這不僅是一種知識的共享,也是師生共同學習的過程,是幫助學生全面認識事物的過程。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開展音樂評論課具有可能性。

二、可行性

如何上好高中音樂評論課,首先要明確評論課的確切概念和含義。音樂評論課是指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與評價,是學生對音樂理性的分析。高中階段學生所面臨的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的壓力很大,雖然國家已經進行教育改革,但學生所面臨的升學壓力并沒有減輕,三天一小考,十天一大考還在進行。面對嚴重的學習壓力,音樂可以使學生身心得到放松,音樂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學生每天聽到的音樂也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暗示,對學生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有的學生喜歡古典音樂,有的學生喜歡流行音樂,有的學生喜歡快節(jié)奏的歌曲,有的學生喜歡舒緩優(yōu)美的樂曲,針對學生感興趣的音樂作品進行評論,可以讓學生對音樂有更深刻地理解和認識,可以使學生感受到音樂對人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首歌,一首樂曲,不同的人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是音樂具有多解性。不同的心情欣賞同一作品,感受也會不同,這是音樂會引起人的不同的情感體驗。因此,對音樂的理解與評價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是非常重要的。

三、具體做法

首先,課前做好問卷調查,將學生喜歡的或有爭議的一些內容作為課題。針對這些課題,學生課前準備好音響資料和文字資料。課上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準備的資料,對音樂作品進行評論,其它同學有不同見解會提出來與他討論,教師也可以談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感受,與學生平等的交流,共同展開研究性學習,在音樂評論的過程中,學生的音樂辯識能力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從感性認識到理解認識的升華,音樂的審美能力提高了,同時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互教互學,共同進步,潛移默化地體現了音樂的教育功能。每堂課,都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充分展示個性,學生在自由快樂的交流中,撞擊出心靈的火花,讓學生體會到真誠地面對他人,寬容地對待他人,同時得到的是別人對你的真誠,尊重與理解,學生既得到身心的放松,又獲取了知識與技能,這種知識與技能的提高不是靠教師的講授完成的而是學生從學生身上挖掘出來的。

其次,分好課后研討小組。以組為單位,課后進行專題研討,并定期向大家展示。這是課堂內容的延伸,也是教學思想的進一步實踐。學生對于他們所喜愛或不喜歡的歌曲進行評論,對他們喜歡的歌星進行評價,每個歌星的成功都要付出很多的辛苦,要不斷學習各方面知識充實自己,還要抓住機遇,要一直堅持不懈的努力,這對學生是一種人生觀的教育。這種教育不是說教式的,是湛透到學生內心的。

第三、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作實踐。學生對音樂的評論過程中,對音樂的理解加深了同時也會激起學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學生的作品可能有些幼稚,也可能出現作曲法方面的錯誤,但學生敢于嘗試,敢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加上教師作曲專業(yè)知識的講解和指導,學生的創(chuàng)作水平在進一步提高。學生有了自己的作品,他們體會到創(chuàng)作的快樂,感受到收獲的喜悅,樹立了自信心,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四、實踐后的思考

1、學生與學生互動

高中音樂課注重學生在音樂的感受和體驗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人對事物的看法和價值取向,學生在共同研討評論的過程中,即展示了個性,又體現了互動,學生交流中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分享,學會尊重,學會理解,學會欣賞,這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品格。同時學生養(yǎng)成了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共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2、教師與學生互動

教師的知識與學生的知識相結合,在師生互動

中交流學習資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積極地參與,并從學生那里獲取知識,這是師生的共同進步,共同提高,也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體現了師生的平等關系,融入了教師對學生的愛。

3、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有所提高

學生的創(chuàng)作實踐使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動手動腦能力有所提高。對于中外作品,不同民族、不同風格音樂作品的評論,擴展了學生的藝術視野,在動腦思考過程中,學生樹立了自己的音樂審美標準。

4、對教師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

音樂評論課的開設,學生的能力提高了,對教師的教學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學生提出的課題,教師要在備課時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以便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必要的補充,與學生知識共享。另外,教師在教學中要具有很強的觀察力,在必要時做出適當的引導,以便于學生將問題討論得更深更透,所以教師的工作一定要做細致做扎實。

高中音樂評論課教學實踐已經兩年了,深受學生的喜愛,每當看到學生興奮的笑臉,每當聽開學生精彩的評論,每當唱起學生自己的作品,我都感到無比的幸福與溫暖,這無疑是一種動力,激勵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努力,去探索,去追求,與我的學生共同進步,我想對我的學生說“因為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