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藏劇 >

藏劇面具的形式有哪些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門簾式面具:亦稱窗簾式面具。面具形制為一塊于眼睛部位剪孔(便于透露視線),其它部位繪以圖飾的平面布片,表演時懸掛臉面,代以劇中角色面部化妝,這種面具主要表現在海北州門源縣珠固寺的華熱藏戲(在調查時此面具已失傳)。門簾式面具形制雖然簡單,但在五官的描繪上,著力刻劃角色的表情特征,用抽象多變的線條和具有象征意義的色彩來表明戲中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及感情特征,是青海藏戲中一種制作比較靈活方便的面具樣式。

磕腦面具:是以“盔帽”、“蒙面”合二為一的面具,多以泥塑為坯,采用紙漿、漆布制做而成。普遍流行于青海各藏區(qū)寺院。即便是不戴面具演出的黃南藏戲,有時為了劇情需要也要使用這類面具。如傳統(tǒng)藏戲劇目《阿德拉毛》戲中格薩爾賽馬奪魁加冕登基時和戰(zhàn)勝霍爾的慶功大典上所用的魔怪、神舞面具,以及傳統(tǒng)藏戲《蘇吉尼瑪.天葬》一場中用的虎、豹、豺、熊等動物面具,無不屬于“磕腦”樣式。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