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藏劇 >

藏劇起源(二)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藏族早期民間歌舞百戲中就已開始出現(xiàn)帶有戲劇色彩的藝術形式。一些藏史資料對此也曾有記載。如《西藏王統(tǒng)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松贊干布在頒發(fā)《十善法典》時舉行的慶祝會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躍,或飾嫠牛,或獅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獻技。奏大天鼓,彈奏琵琶,還擊饒鈸,管弦諸樂……如意美妙,十六少女,裝飾巧麗,持諸鮮花,酣歌曼舞,盡情歡娛……馳馬競賽……至上法鼓,竭力密敲……”;在桑吉嘉措的藏醫(yī)著作《亞色》中對民間歌舞的形式也有記載;“在桑耶寺落成典禮上,臣民們進行‘卓’、‘魯’、‘諧’等文藝活動?!俊谴髅婢叩墓奈瑁弧敗侵怀晃?;‘諧’是即唱又舞?!?當時的演員全是僧人,表演時有時配上誦經(jīng)為伴唱,這就形成了啞劇性的跳神頌佛祈愿的新形式。這種表演形式在乃東縣哈魯崗村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那里還保留著“阿卓”這種古老的大型鼓舞隊組織,其領舞師的面具與早期藏戲的白山羊皮面具大致一樣,戴面具者的名稱也同樣叫作“阿若娃”。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