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幼兒音樂教案 >

在音樂活動中的自主探索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在音樂活動中的自主探索

1.       傾聽――讓我們的耳朵更靈敏

以集體、小組等形式,靈活利用各種時間,讓孩子或坐、或站、或閉上眼下,欣賞大量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聽完后讓孩子說一說:“你聽到了什么?好聽嗎?”你會驚訝于孩子的聽力:“這首歌是輪唱?!薄拔衣牭搅诵?a href=http://m.qzxapp.cn/jiaocheng/tiyi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提琴、吉他的聲音?!薄昂孟裼袔讉€聲部、很好聽、很和諧?!薄斑@首曲子很優(yōu)美、很平靜?!薄昂孟裥÷乖诒寂?。”......

傾聽活動,讓孩子在自主、安靜傾聽的同時,訓練了聽力,明白了什么是和諧、什么是美,豐富了音樂內涵,加深了他們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

2.       錄音回放――我們的聲音好聽嗎

準備錄音機,將孩子的演唱或演奏錄下來,然后再放給他們聽。得知自己的聲音或演奏要被錄下來,孩子們顯得很興奮,儼然一副小歌唱家、小演奏家的模樣。通過回放,孩子們清楚地聽到了自己的演唱,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如“某某小朋友的聲音太吵了,突出來了,不和諧?!薄叭氰F的聲音太吵了?!边@樣有利于他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糾正,提高他們的演唱、演奏技巧和水平。

3.       伴唱――怎樣讓歌曲更好聽

我們先讓孩子說出用哪些方法為歌曲伴唱,歌曲會更動聽。孩子們會說:用“啦”伴唱,用“嗚”伴唱,用“叮叮?!卑槌?,用“哼鳴”等。然后,我們請一部分小朋友演雖,另一些小朋友用他們說的伴唱方法伴唱,能過傾聽和比較,讓孩子說說這些伴唱方法中哪些適合這首曲子,哪些不適合,為什么。

在自主探索的初始階段,可能要花較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傾聽、比較、探索。但是,當孩子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的水平,他們就會根據歌曲的性質很快地找到合適的伴唱方法,時間就會大大縮短。

4.設計節(jié)奏――我們是樂器的主人

傳統(tǒng)的節(jié)奏活動,多是教師根據既有的節(jié)奏譜,準備相應的樂器,教孩子打節(jié)奏?,F(xiàn)在,我們把這些活動都交給孩子,讓他們自主探索。

 首先,準備各種樂器,讓孩子嘗試演奏。也可采取錄音回放等形式讓孩子傾聽各種樂器的聲音與樂曲是否和諧,然后選出適合樂曲性質的伴奏樂器。

其次,老師和幼兒合作,嘗試設計節(jié)奏譜。

讓幼兒自己設計、制作節(jié)奏譜有一定的難度,我們應讓幼兒了解每種樂器的音色特點,在此基礎上對幼兒進行靈活、有效的引導,幫助他們設計出簡單、和諧的節(jié)奏譜。由于是自己設計制作的,孩子演奏起來更得心應手,且很有成就感。在探索的過程中,孩子們享受到了節(jié)奏活動的樂趣,對樂器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