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初中音樂論文 >

指導發(fā)聲方法——科學進行變聲期歌唱訓練

作者:江蘇省張家港市三興學校 凌燕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12-08   點擊:

  例如, 在學習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時, 我強調(diào)了歌唱位置的保持, 幫助學生在科學的訓練中做到聲音的通暢。為了讓學生能夠做到歌唱中前后聲音的位置統(tǒng)一, 我先帶領學生進行單個字母的歌唱訓練, 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做到保持聲音的位置不變。我讓學生用字母“u”演唱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 讓他們體驗聲音通過鼻腔匯聚在眉心處的位置感, 歌唱中教師要勤做示范性歌唱, 讓學生聆聽對比位置統(tǒng)一與位置變化時聲音的不同, 引導學生聆聽分辨, 找到歌唱中的高位置。通過字母的訓練學生們感知了聲音統(tǒng)一位置下, 音色的通暢舒適, 為接下來歌曲的演唱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引導學生進行分樂句的練習, 結合前邊字母位置的訓練, 添加歌詞展開歌唱, 為了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教師可以單獨找學生進行演唱, 讓學生們在教師單獨的糾正過程中, 更具體地感知高位置, 有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 幫助學生有效保護自己的嗓音, 進行科學的演唱。

  歌唱位置的統(tǒng)一在歌唱中是十分重要的, 它直接影響歌唱聲音是否通暢。教師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 結合字母訓練進行位置的體驗, 運用單獨輔導來幫助中學生更準確地把握聲音的高位置, 達到科學演唱的良好效果。

  四、器官配合, 清晰明亮

  科學的歌唱要講求三腔的共鳴, 要將頭腔、口腔、胸腔有機地結合起來, 讓各個器官默契地進行配合, 打造清晰明亮的歌唱音色。音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何為“三腔”, 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幫助學生深刻理解三腔共鳴的歌唱原理, 結合有效的發(fā)聲訓練, 掌握輕松的歌唱方法, 以打造出動聽優(yōu)美的音色。

  例如, 我在進行歌曲《少年強》的教學時, 就在歌曲的學習過程中開展了三腔共鳴的歌唱訓練, 幫助中學生體驗各個發(fā)聲器官緊密配合下的歌唱方法, 打造歌唱中清晰明亮的聲音。首先我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三腔”, 從而正確運用“三腔共鳴”的歌唱技能, 三腔即:頭腔、胸腔、口腔, 三腔共鳴就是三個腔體共同配合, 進行機體的有效互動, 打造一種混合聲音的效果, 這種混合的聲音比單純地用嗓子唱, 更具穿透力。聲音在三個腔體的聯(lián)合運作中更加清晰明亮, 打造出歌唱中理想的音色效果。為了讓學生能夠科學地運用三腔共鳴進行歌唱, 我引導中學生進行上行旋律的發(fā)聲訓練, 讓學生深刻體會各個腔體在音高不斷變化中運用比例的變化, 讓他們體驗高音區(qū)時頭腔的運用會逐漸增多, 低音區(qū)時胸腔的運用會逐漸增多, 而不管在哪一個音域, 三個腔體都是聯(lián)合運作的, 絕不能單一地行動。歌唱歌唱器官的配合運作, 不是聲帶一方面的事, 音樂教師要詳細講解三腔共鳴歌唱方法的運用, 引導中學生學會三腔聯(lián)合歌唱的方法, 幫助他們輕松歌唱, 實現(xiàn)變聲期聲帶的保護。

  結語

  中學階段正是青少年的變聲期階段, 音樂教師要特別注意變聲期學生的嗓音保護措施, 要結合一系列科學的歌唱教學, 幫助中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技能, 做到科學地發(fā)聲、藝術地歌唱, 用輕松自如的歌唱方法完美演繹藝術作品, 有效保護他們的嗓子, 實現(xiàn)中學生變聲期嗓音的科學保護。

參考文獻

  [1]祝潔瓊.變聲期聲樂教學淺談[J].科教文匯 (上旬刊) , 2012, (07) :143, 158.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