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音樂管理論文 >

飯吃7分飽的啟示--從兩則案例想到的

作者:張腰蜜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本文從兩則案例出發(fā),分析了教學設計上的不足,對如何正確對待教學設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設計準備七分,三分課上自由發(fā)揮,教師自身的素質提高比花大量時間精力在設計上更為重要。

關鍵詞:教學設計       案例        

先看案例1:某優(yōu)質課評比大獎獲得者送教下鄉(xiāng),準備得非常充分,老師按照以往的設計按部就班,沒想到那里的學生卻不買帳,課堂教學效果相當差,顯然已經是失敗了。執(zhí)教者憤憤然:人家都上得好好的,就這里的孩子不懂配合,基礎太差!

案例2:一教師送教下鄉(xiāng),在課上對一個孩子循循善誘,大膽鼓勵,使那孩子對上課表示關注,原班主任卻長噓了一口氣:那孩子是班上有名的調皮搗蛋鬼,真怕在課堂上給老師難堪。執(zhí)教者回:幸虧你沒說這情況,要不我就可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孩子,就發(fā)現(xiàn)不了他的優(yōu)點了。

同樣是借班上課,同樣是送教下鄉(xiāng),兩節(jié)課的命運截然不同。原因何在?前者把問題歸結與學生的不配合,素質差;后者則從不經意的對話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可造之處,保護、開發(f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設計上說,兩者都很充分,也可以說都不充分,那就是兩者對學生的關注都不是很多,但結果卻不同。單從教學設計上說:

一、再充分的教學設計,也有缺陷

教學設計再充分,它也會因為上課的對象、時間、地點甚至氣候等外部條件的變化而有著不同的教學效果,任何事百密總有一疏,課堂上不可預見的突發(fā)事件或其他情況都可能隱忍而發(fā),這是教學設計不可能設計到的。具體的操作者是否能在第一時間操控現(xiàn)場,這跟設計無關。

二、過分充分的設計,反成桎梏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師生間靈動的呼應,課堂上時時的變化會讓師生產生刻刻的驚喜。學生的反應、回答會讓老師得到新的啟示,開始新的教學設想。一節(jié)設計充分的課,教師上課再沒有隨機應變、應時造勢的靈動。如案例1,老師的不懂變通只會依葫蘆畫瓢,結果上課失敗。甚至有些教師把學生的“反應”和“答案”都設計好了,于是才出現(xiàn)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循循誘導”,學生的回答跟老師早就設計好的答案――多媒體大屏幕上的答案一致,而不去管學生的答案是否更有創(chuàng)意、更貼切、更符合當時的場景。學生的思維因教師的設計而失去創(chuàng)造的活力。久之,學生將因為自己的回答不被老師采納而失去信心,也會因為“反正老師會公布標準答案”而失去思考興趣。而老師也會因此而感覺“孺子不可教”,然后又回到“填鴨式”教學,與新課程理念背道而馳。

三、充分的設計會對教師和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

一節(jié)經過充分設計的課,花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因某種原因而遭到失敗,特別是一些教師期望值很高的課,對該教師的打擊那是相當大的:因為教師的投入和付出與獲取相差太大,這樣的事情出現(xiàn)幾次,會讓教師失去對上課的激情和興趣,而且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連那么好的課他們都上不好,還能上什么樣的課?從而對學生失去信心。而學生的感覺也是相當?shù)拿翡J,老師上課的情緒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情緒。案例2中的那個學生,如果上課的老師充分地考慮到了他的情況,就會對他有成見,不敢去叫他,就怕萬一他上課搗亂,那么他也就會因此而發(fā)現(xiàn)不了自己的潛力,對他的上進心、信心、積極性打擊頗大,還可能因此而造成師生間的仇視。

四、充分設計增大教師工作壓力

精心的設計,一般要花多少時間?為了一節(jié)公開課很多老師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尋找資料,準備課件,再三修改,特別是在開課前一星期更是緊張,背誦設計內容,等等。如果每節(jié)課都這樣設計準備的話,那么教師一個星期只有一節(jié)課才行!而現(xiàn)在的教師有這么多的時間嗎?上課、改作、訓導學生、自我進修等等,充分的設計最多象那些吃飯偶爾饕餮一樣,一學期來個一節(jié)兩節(jié)差不多了。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教師應該保護好自己的健康。

五、教師對充分設計的課產生依賴

因為對課件所花的心思和時間比較多,所以在運用操作上就產生以不變應萬變的思想。如第一個案例,老師相信自己的設計絕對是沒有問題,在經過那么多次的講課以后,更堅信教學設計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學生,反而不會從設計本身或自己操作上去想癥結所在。而同時,可能會因為課件完成的不容易,使老師產生“今年用了明年用,教材沒變一直用”的想法,以前對教案的運用也差不多就是這樣,能重新用自己的想法對教案進行修改的畢竟是少數(shù),很多還是“吃老本”,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繼續(xù)發(fā)生在教學設計的運用上。

那么我們如果不用教學設計的話,是否情況會好呢?那肯定就更加不行了。所以如何在教學設計上留些空,能讓下一次的課堂在設計外更精彩,是我們的目標。

面對教學設計,教師去實施是一種再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教師,無論設計如何,有時候根本就不用設計,他都能上得精彩紛呈,給我印象很深的是魏書生老師在外出講學時,突然就要上公開課,而課文內容并不是他準備過的,但是他照樣把游課上下來,還有聲有色,讓學生聽得欲罷不能。相對于有些教師,即使你給他的設計再精妙,他也把它上得索然無味,那就出現(xiàn)另一個話題了――是提高教學設計能力重要呢,還是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能力更為重要?

世界上沒有不經過設計的課。魏書生能在外人看來根本就沒設計時間和準備下把課上出彩,本人認為這是他平常的時間下得多:

一、設計不單單是針對性。為了上好一節(jié)課,除了在課前要注意要點外,平常更應該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看來不起眼的準備上。比如時時關注教學理念,不但是專家,更要注意收集跟自己差不多的教師是什么想法,從中設定自己的風格和模式,尋找適合自己并能讓自己接受的教學方式,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在日常資料積累上花費時間,這樣就能在上課前不用緊張,坦然自若地應對從容,達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境界。相關知識有了積累,知識面擴大到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笑話軼事,想方設法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不但能提升上課學生的注意力,更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不僅對音樂,還有其他相關知識。

二、提升自我素質能力。完善自己的能力,愛好廣泛,并有所專攻。除了知識面的擴大,更重要的是能熟練運用,創(chuàng)造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必須有教師對此形象有自己的見解,不僅只是借助媒體,教師自己的演繹會讓藝術形象更栩栩如生。教師的能力不能像“茶壺里的餃子,有嘴倒不出”。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給學生,就需要教師的推銷能力,教師的“唱、念、做、打”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教材讓學生的接受度。

所以,本人在此呼吁:設計準備七分,留三分課上自由發(fā)揮。

1、教師要自留施展空間。任何事情不要安排得滿滿當當,不要讓一節(jié)課拖累其他的課。每節(jié)課嘗試不同的方式方法,會不斷發(fā)現(xiàn)另一種方法更好,每節(jié)課都能進步一些,有所收獲。

2、給學生一個表現(xiàn)空間。不要把學生的思維設定在你的思維里,更不用條框控制學生的想象力,我們要做的是激發(fā),而不是替代。

3、讓學習有一個回旋空間。老師也可能出問題,教材也不是十全十美,允許錯誤、失誤,可能會讓課堂變得更為生動,更貼近學生生活。

教師應做到無形設計精力多于有形設計,思考更多于書寫,內心的審視要多于對其他的忿怨。一個教師如果做到以下幾點,何愁不能上好課呢?

1、教材內容爛熟于胸;

2、相關知識技能了然于胸;

3、巧言妙對成竹在胸。

這是我能想到的,相信其他教師看了這兩則案例有其他的想法,在此投石問路,希望同仁不吝指教。

 

參考書籍:《班主任之友》

         《魏書生教學經驗》系列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