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活動中音樂表現力的提升策略
【摘要】小學音樂活動中,重視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培養(yǎng),應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將音樂充分展現出來。在音樂課堂活動中,應當注重音樂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增強音樂課堂的高效性,同時讓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敢于表現、樂于表現、善于表現、自信表現,繼而提高學生音樂表現力??v觀當下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現狀,在提升學生音樂表現力方面有所欠缺,亟待改善。本文闡述了音樂表現力的相關內涵并剖析了音樂教學現狀,最后給出了優(yōu)化音樂教學的策略和提高小學生音樂表現力的策略,以期拋磚引玉。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表現力;提升策略
隨著小學音樂課程改革的推進,音樂表現力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學習目標,其有效性愈加受到各教師的廣泛關注。音樂教師應立足學生音樂表現力的提升,對現階段的音樂教學活動進行系統優(yōu)化、積極改進,讓音樂課堂璀璨生輝,熠熠閃光,充滿生機與活力。在實際的音樂課堂活動中,應當采取多樣化音樂表現方式和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其積極性,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是值得關注的話題。
一、小學音樂“音樂表現力”以及表現力發(fā)展現狀
(一)音樂表現力
“音樂表現力”是一個十分寬泛而籠統的概念。音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音樂表現力亦是如此。概括而言,音樂表現力可歸納為是一種綜合性的審美過程,它的呈現需要借助演唱、演奏、各種形式的表演等方式來達到。除此之外,它往往也需要靠豐富的面部表情、趣味的肢體語言、多元化的聲響媒介(音色表現、演唱節(jié)奏、情感抒發(fā)等)來詮釋。音樂表現力主要包括演唱能力、演奏能力、綜合表演能力等,是一個復雜的概念,教師要重視并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二)音樂表現力發(fā)展現狀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fā)展,音樂標準明確指出,教育內容應當包括感受、鑒賞、表現及創(chuàng)造等內容,小學音樂教學互動中,加強學生身心培養(yǎng)和陶冶,借助聽、唱、賞等的方式,逐漸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音樂表現力是音樂教學的重點,但是,在目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由于缺少完善的音樂設施,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教學方式較為陳舊,缺少現代化音樂教學理念,使音樂教學存在很多問題,不利于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培養(yǎng)。在音樂課程設置中,課時設置比較少,課堂活動開展存在較多問題,更不用說音樂表現力和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使學生音樂表現力得不到提升。
二、提高小學生音樂表現力的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有效的實踐平臺,增強音樂表現力
在小學音樂活動中,學生音樂表現力提升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小學音樂教師不重視音樂教學活動,缺少相應的音樂活動實踐平臺,對教學策略缺少研究,難以激發(fā)學生音樂活動興趣,最終影響了音樂表現力的提升。
在學生音樂表現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應當采取多樣化的實踐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實踐機會,借助多種多樣的舞臺活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活動氛圍,使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舞臺魅力,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力。例如,在小學音樂《牧童之歌》的教學中,作為新疆哈薩克民族的一首兒童歌曲,在中轉樂句有著若干連續(xù)的附點節(jié)奏,將小牧童騎馬揚鞭的形象充分展現出來。作為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可以通過視頻觀看體會舞蹈的獨有魅力,借助師生共同創(chuàng)編活動開展相應的歌舞表演,在音樂中互動和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和潛能,釋放學生的內心情感,增強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同時,教師應當拉近師生關系,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在課堂活動中,應當改變以往的單一活動模式,以課題作為活動中心,引導學生開展演唱、欣賞、學習等活動,豐富學生的音樂感受和體驗,保持學生對音樂活動的新鮮感。如在《熱愛地球媽媽》的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花朵,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花朵,組織學生共同哼唱音樂,引導學生深入體會音樂內涵,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另外,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生活,激發(fā)學生內心共鳴,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表現平臺,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表現欲望。在《熱愛地球》的音樂活動中,通過這首環(huán)保歌曲可以引導學生熱愛地球,培養(yǎng)環(huán)境保護意識。在課堂活動中,需要學生結合實際生活,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開展相應的環(huán)保活動,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更好地理解和表現音樂作品,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