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音樂管理論文 >

音樂教育要提高人才的整體素質

作者:王娟娟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音樂教育要提高人才的整體素質

原載《音樂周報》,王娟娟/文

    長期以來,教育界普遍認為學得快,學得深且能做難題就是“基礎”好,在競賽中能奪魁就是好學生。那么當前教育究竟是以什么為目的的?是培養(yǎng)少數(shù)尖子生還是培養(yǎng)大批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優(yōu)秀人才?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我常常思索:在鋼琴學習過程中,是否可套用這句話,即:難度越大的曲子越需要好的“基礎”,同時認為這樣的“基礎”就是培養(yǎng)好學生所需的基礎,甚至認為這種“基礎”就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所需要的基礎??蓡栴}是,真是這樣嗎?還是讓我們看看這種“基礎”是怎么培養(yǎng)起來的吧。
    在學生學琴之前,許多教師總是對家長千叮嚀萬囑咐,告訴他們要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幫助他們,在孩子不愿意練習時陪練,要想孩子學得好,家長必須跟著學……孩子從很小便開始學習鋼琴,由于學習程度超出了孩子的自悟能力時,他們不得不依靠成年人的幫助,無形中,學生高水平的學習過程中包含大量成年人的智慧,也就是說,在基礎教育階段,別國的孩子是自己跑,我們的孩子是成年人推著跑,甚至是背著跑,這就難怪比別國的孩子跑得快。先不說這樣的“基礎”是否牢固,這種教育是在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人才嗎?這種人才的整體素質會高嗎?
    曾經(jīng)有一位外國教授夸張地對人說:“中國的老師本事最大,他們甚至能教會電線桿拉琴?!贝_實,中國老師嘔心瀝血盡責盡力。但是方向正確嗎?中國家長望子成龍,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學生在這種壓力下,為出成績拼命苦練。但是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在單項能力上不斷挖掘潛力其代價是降低其他方面的要求,包括以犧牲學習文化課的時間去大量練琴,犧牲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時間去練琴,犧牲孩子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犧牲……,只會練琴,去應付考試。許多業(yè)余學琴的學生家長或教師為了各種目的,強壓孩子去考級或參加比賽。
    許多國外藝術家包括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其實并不是早早的學琴,也并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學習法律、醫(yī)學等專業(yè)的,由于他們特別喜歡音樂,當他們選擇終身職業(yè)時,整體素質已經(jīng)很高,所以在自己感興趣的學科上有成就是必然的。
    一條筆直的大道,缺少岔路,使孩子們失去了很多觸類旁通、連結新意向的機會,同時也失去了嘗試自我發(fā)現(xiàn)的樂趣,最終失去了學習音樂的心理動力。高速的知識結構積累和嚴格的強化訓練使孩子們疲于無條件的接受已被成人教育者精心加工后的知識,沒有獨立完成能力,獨立創(chuàng)造能力,更不用說去質疑、去遐想。這種練習只會扼殺兒童早期思維中天然的敏感和直覺力。在鋼琴演奏中,記憶能力是一個重要因素。而模式f p mf mp cresc dim等等力度、速度,使許多學生的彈奏沒有個性,千篇一律,甚至錯音頻頻出現(xiàn)。考級(參賽、演奏)中許多學生都是把事先儲存在大腦的彈奏內(nèi)容與模式提取出來,以應付考試,顯然這是許多學生的通病。然而,真正的演奏是什么樣的?難道只穿上些漂亮的衣服,搖頭晃腦地亂按一通?難怪陳比鋼教授說:“業(yè)余的選手有時彈得更美,音色更動聽?!?BR>    21世紀的中國需要更多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人才。因此,我們需要多種有利于培養(yǎng)、提高人的素質的,尤其是能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音樂教育模式。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