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高中音樂教案 >

高中音樂教學課例《一唱雄雞天下白》評析

作者:薛暉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作者: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音樂教研員 薛暉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在于課堂教學,構建有效教學課堂是廣大中小學音樂教師踐行新課程理念、實現(xiàn)“三維”目標的根本途徑。為此,廣大一線音樂教師積極了探索,設計、執(zhí)教了大量的研究課、示范課、觀摩課,以及各類各級音樂教學競賽活動中的優(yōu)質(zhì)課,無疑這是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的一大成果。筆者通過現(xiàn)場觀摩調(diào)研、錄像課評比、教學設計競賽等渠道,欣賞或拜讀了大量的音樂課例,有不少還是“原生態(tài)”。這些鮮活的教學案例常常引起我強烈的共鳴,激發(fā)我去做深入的思考。課后,我客觀的點評往往博得教者的認同,給人些許啟示?,F(xiàn)把這些課例及其評析整理,作為一個系列刊發(fā)出來,與音樂同仁們一起分享老師們教學過程中的成功與失誤,以資借鑒。需要說明的是,我的這些課評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廣大音樂同仁對同一課例因欣賞的視角不同,肯定會有不同的解讀??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求同存異好了。


  課例:《一唱雄雞天下白》


  《一唱雄雞天下白》選自湖南文藝出版社《音樂鑒賞》第四單元,由湖南安化縣第一中學劉林艷老師設計。


  該課的教學目標有三:其一,結合本課歌曲所處的時代背景,談談自己的心理感受,體會歌詞中蘊涵的思想感情;其二,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第一段;其三,充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把音樂與語文、歷史學科結合起來,開拓學生視野、增加積累。


  該課的主要教學過程如下:


  一、情景導入


  1.課前播放開國慶典片段。


  2.談話導入同學們所熟悉的偉人,教師總結并引出課題----《一唱雄雞天下白》。


  二、賞析20世紀50年代的作品《全世界人民心一條》


  1.學生談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亞洲的情況。


  2.欣賞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條》。


  3.師生共同對歌曲進行點評并小結。


  三、賞析20世紀60年代的作品《挑擔茶葉上北京》


  1.由《小背簍》曲作者導入。


  2.創(chuàng)作背景介紹。


  作為中國人民領袖的毛澤東,人民歌頌他,從20世紀40年代的《東方紅》到毛主席逝世后的《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出現(xiàn)了許多優(yōu)秀的歌曲。白誠仁分配來湘后,多次深入湘北、湘南等邊緣地區(qū)收集、學唱了不少湖南民歌。1959年,白誠仁到韶山,看到一位老大爺來到毛主席的故居門前留下來,就在門口唱山歌,借以抒發(fā)自己對毛主席的愛戴之情,這一情景令白誠仁非常感動,于是,他巧妙運用了湖南城步縣的苗歌音調(diào)創(chuàng)作了這首歌曲。


  3.聆聽欣賞歌曲《挑擔茶葉上北京》。


  四、賞析20世紀80年代的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


  1.施光南及其作品的介紹。


  2.學生哼唱幾小段施光南的經(jīng)典作品,《打起手鼓唱起歌》、《月光下的鳳尾竹》、《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3.欣賞歌唱家彭麗媛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4.學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第一段。


  五、賞析20世紀90年代的作品《春天的故事》


  1.作品簡介。


  2.欣賞并隨樂哼唱。


  六、創(chuàng)編歌詞


  1.請同學們根據(jù)以“…”的故事為題材進行歌詞的創(chuàng)作(要求與時代緊密相聯(lián)系,如今年的冰災、以及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為題材等)


  2.小組交流。(每組推薦一位同學朗讀或歌唱自己的作品,老師記曲譜)。


  3、老師點評。


  四、歸納與小結


  1.回顧并總結全課。


  2.布置作業(yè):(1)你還聽過這個時期的哪些作品,收集一至兩首,下堂課交流。(2)查詢民族管弦樂隊與管弦樂隊的編制。


  教學反思


  反思本課,我覺得本課是較為成功的。其成功之處在于:(1)本課分時代探究學習,結合本課歌曲所處的時代背景,學生談自己的心理感受,體會思想感情。將枯燥的背景知識變?yōu)榱松鷦拥膶嵺`體驗過程,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2)本課為學生設計的創(chuàng)作表演給予了學生充分的展現(xiàn)機會。增強了學生的表演欲望以及自信心。


  本課還需注意的方面有:(1)老師自己要攝取更加廣闊的創(chuàng)作知識,自編自唱。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記錄生活的點滴。這樣學生學習興趣才會更高、教學效果更明顯。(2)語言組織要更加精煉。


  薛暉評析:


  《一唱雄雞天下白》是屬于湘藝版高中《音樂鑒賞》模塊中“音樂與時代”中的內(nèi)容?!耙魳放c時代”這一單元,其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中國音樂發(fā)展的主要線索和成就”和“了解西方音樂不同發(fā)展時期的簡要歷史”。教材中的教學內(nèi)容也是緊緊圍繞中、外音樂發(fā)展的線索來組織的,精選了各個時期最具時代風格特點的經(jīng)典音樂作品。所以,本單元的教學也應該緊緊抓住“音樂”與“時代”這兩個關鍵詞展開,在教學中結合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將音樂置于相應的時代背景之中,分析音樂所具有的時代特征,感受音樂的時代烙印,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發(fā)展,把握各時代音樂作品的整體風格特征。教學中,劉老師特別強調(diào)了音樂與時代的聯(lián)系,聆聽與欣賞歌曲時,分析了每首歌曲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如,欣賞《全世界人民心一條》時分析了二戰(zhàn)結束后的時代背景;欣賞《挑擔茶葉上北京》時探討了毛主席頌歌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在《在希望的田野上》時,讓學生充分體驗了藝術工作者用歌聲記下了改革開放后中國的變化。劉老師的教學很好地把握了該課的教學重點。另外,在教學中,劉老師還特別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或以學生較熟悉的歌唱演員導入教學,或詳細講述創(chuàng)作的相關故事,或讓學生參與表現(xiàn),等等,正如劉老師在教學反思中所說“將枯燥的背景知識變?yōu)榱松鷦拥膶嵺`體驗過程”,這也是值得借鑒的教學方式。


  該教學設計中也還有值得探討的問題。


  其一體現(xiàn)于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此節(jié)課教學的主體內(nèi)容是欣賞《全世界人民心一條》、《挑擔茶葉上北京》、《在希望的田野上》,都是教材內(nèi)容,且是新中國成立后三個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應該是可取的,也是可行的。但教學中僅用這三首歌曲作代表說明三個不同時期音樂的風格特點,“斷層”較多,難以理清新中國成立后的音樂發(fā)展脈絡。在本課教師用書“教學內(nèi)容說明”部分,作者列出了中國此階段音樂(特別是歌曲)發(fā)展的脈絡:50年代初勝利的歌聲;大躍進時浮夸的歌曲;“文革”中的“語錄”歌;新時期改革開放的音樂作品。這是一條非常清晰的新中國成立之后的音樂發(fā)展肪絡,可在每個時期選取1-2首作品,感受、分析、探討或表現(xiàn),這樣教學的脈絡會更清晰,教學的內(nèi)容更豐富,學生的感性體驗更充分,理性認識也會更深入。有些作品的音響資料較難找,如,大躍進時浮夸的歌曲,可采取教師介紹的方式,從歌詞內(nèi)容或教師的演唱中讓學生了解有這一類歌曲,也能體現(xiàn)教學方式的多樣性,應該是一種可行的方式。


  其二體現(xiàn)于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女高音獨唱歌曲,劉老師選擇這首歌曲讓學生學習和表現(xiàn),有一定有難度?!段覀冏咴诖舐飞稀肥且皇追浅_m齊唱,且易于學唱的歌曲,且此歌在當時起到了號召全國人民克服1959年至1961年所面臨的自然災害困難、團結一致、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奮發(fā)圖強的社會作用,也是傳唱至今的經(jīng)典歌曲,建議將這首歌納入此節(jié)課的教學,讓學生學習演唱。另外,在教學的“展開”部分,設計了讓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的實踐活動,設計意圖是想讓學生通過“創(chuàng)作交流展示,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做一個細心人,熱愛生活,敢于展現(xiàn)自己”。這部分屬于本課的“題外話”,對于達成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沒有太大的作用,同時,要學生在五分鐘(教學設計上標明的時間)內(nèi)完成歌詞創(chuàng)作,教學實踐中難以做到,且歌詞的創(chuàng)作有“歌詞”的要求,不只是隨意的填詞演唱。


  最后還想談談教學目標定位和表述的問題。


  該課的教學目標有三條,即:結合本課歌曲所處的時代背景,談談自己的心理感受,體會歌詞中蘊涵的思想感情;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第一段;充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把音樂與語文、歷史學科結合起來,開拓學生視野、增加積累。劉老師的教學目標定位和表述還需在以下幾方面多做些思考:其一,此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什么?可以參照教師用書上的教學目標。其二,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有何區(qū)別,不能將其混淆。其三,目標的設定不是空泛的,應該是具體的,可行的,并盡量可測。其四,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是學生能達到什么程度,而不是老師將如何開展教學,等等。


  關于教學目標的設定和陳述,認為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把握四個要素,即行為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行為動詞要具體、明確;行為條件要靈活、多樣;行為程度須大部分同學能達到。二是要關注三個維度,即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可采用兩種方式,結果性目標的方式,即明確告訴人們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為動詞要求明確、可測量、可評價;體驗性的目標方式,即描述學生自己的心理感受、體驗或明確安排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所采用的行為動詞往往是體驗性的、過程性的。四要遵循幾個原則,即明確性原則,可測性原則,適當性原則。教學目標在教學中很重要,這是教學的方向定位,只有確實目標之后,再選擇達到目標的方式與方法。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