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樂中學習音樂的方法――低年級音樂課堂掠影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實驗小學 王蓓蓓
一年級階段是兒童從幼兒園教育步入學校教育的轉(zhuǎn)折期,其教育方式也有不同。幼兒園的教育以玩耍、活動和游戲為主; 而小學教育則是以“學”知識為主,還要受到一定的紀律約束。這階段的兒童通常是活潑好動的,但相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他們更具有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模仿力,而且極富好奇心。根據(jù)這一特點,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教育應注重形式的多樣化,做到既有別于幼兒教育,又與其銜接自然、合理,使兒童順其自然地接受學校音樂教育。
一、興趣教學法
俗話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乔笾那疤岷蛣恿?。要想讓學生真正走進音樂殿堂,感受音樂的真諦,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課堂上學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老師講授,能否樂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識,并在老師的啟發(fā)引導下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自覺地去完成老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關(guān)鍵在于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作為非主科的音樂課,興趣更是學生學習的動力。
二、自由教學法
在這一特定的時期里,我覺得音樂教師也應該根據(jù)自身的特點、教學硬件等的特殊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自由地安排教學方式以及過程等。事實上音樂教師就是自己所任教班級的音樂教學的決策者、主導者,也就是說音樂教師有權(quán)利根據(jù)自身專業(yè)、能力的特點,學生的現(xiàn)實狀況以及學校的音樂教學設備配置的情況決定音樂教學的內(nèi)容和培養(yǎng)目標,這樣就超出了教材中有限的教學內(nèi)容的約束,能夠自如靈活地組織教材、補充教材。充分利用教師個人所長,投學生所好,讓學生最有效率和熱情地接受音樂教育。這暫且可以稱為一種自由的教學方法吧。
音樂自由教學法的自由是建立在嚴格的自我控制和對學生強烈的責任心之上的,它需要音樂教師對學生有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以及教師自身永不停息的自我學習和思考。如果每個人“自由”的出發(fā)點僅僅是來自于逃避上級的管理要求而不把自己在自由教學中的各種責任承擔起來,那么一切自由都將消亡。
三、情境教學法
研究表明: 兒童的形象直觀思維占主導地位。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選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特定的場景和情境,將兒童帶入一個美妙的學習氛圍中,捕捉一個個逼真的音樂形象,激發(fā)美的情感和愉悅的興趣。例如:剛開學時,學生排隊去音樂教室上課,一路上,又說又笑,隊伍也是歪歪扭扭。于是,我設計了一個“小貓過小橋”的游戲,告訴他們,小貓走起路來要靜悄悄的,是不會被老鼠發(fā)現(xiàn)的,過橋時一定要小心,沿著地面的線( 代表小橋) 走,才最安全,否則就會掉到水里。在后來的排隊或走路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有很大的改變。在進入音樂教室后也一樣,我利用一些自制的小動物的頭飾,和輕松歡快的歌( 樂) 曲,讓他們在生動形象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進入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課堂情境中,從而用心去感受與體驗音樂的情感。在教學歌曲《小寶寶睡著了》這課時,為了創(chuàng)設歌曲的意境,讓學生體會到夜晚的安靜,我把教室的窗簾拉上,使教室的光線相對變暗,營造夜晚的氛圍,然后柔聲地說: “天上的星星、月亮都睡了,地上的小蟲也不叫了,小寶寶經(jīng)過一天緊張的學習,靜靜地睡著了?!?/P>
四、賞識教學法
有位心理學家曾經(jīng)作過這樣一個調(diào)查: 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結(jié)果表明: 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質(zhì)生活條件差,而是怕丟面子,怕得不到別人的賞識和肯定。所謂的賞識教育的奧妙就是讓孩子自信起來,找到“好孩子”的感覺。自信,是一個人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擁有充分自信心的孩子往往不屈不撓,奮發(fā)向上,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成功.音樂是一種表現(xiàn)藝術(shù),在音樂課上,學生唱跳演奏,通過對音樂的表現(xiàn),學生能夠充分地展示自我,獲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悅。對于缺乏自信的孩子,要真誠地贊揚他們?nèi)〉玫拿恳稽c成績,仔細地尋找,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并且及時適當?shù)亟o予表揚。例如: 你的聲音真好聽,能給老師再唱一遍嗎? 這一遍你會唱得更好! 在課堂上還為孩子們多提供嘗試的機會和展示自我的舞臺。如: 鼓勵一名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上講臺帶領大家一起做音樂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剛開始,他顯得有些緊張,動作放不開,漸漸地,他發(fā)現(xiàn)大家并沒有笑他,而是很認真地在模仿他的動作,進而變得活潑、熱情起來,最后順利地完成了老師交給的任務。
任何學生都喜歡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自己,所以常用表揚比用嚴肅的批評對課堂紀律、氣氛的調(diào)整效果來得快,而總是用口頭表揚對他們的吸引已經(jīng)不大了,我喜歡用一些不同的物質(zhì)形式來刺激、促進學生做得更好。用印有“優(yōu)”、“良”、“五角星”、“小紅花”的小印章,記錄他們每節(jié)課的成績和進步; 用一個個“笑臉”粘貼在孩子的額頭,表示他們是開心的孩子,有創(chuàng)意的孩子; 我還會親手制作和繪畫一些他們喜歡的小卡通形象、小動物等送給他們,使他們覺得能得到老師的獎品是件很光榮的事。
著名的鋼琴家帕德萊斯基說過: “音樂是唯一真正生存的藝術(shù),它的振顫、律動,也就是生命的要素,任何有生命的地方,必然也有音樂。”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教育應做到: 將學生帶進廣闊的時空,不只是課堂; 探索神奇的音樂世界,不只是課本; 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只是成績。音樂教育生活化,必然充滿活力,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學生生活音樂化,必將充滿成功與歡愉,成為一生中最美妙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