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舞蹈教學對德育滲透的影響
(一)對教師——創(chuàng)新設計,師生共舞
1.教師定位——社團課堂的“領舞者”
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學生放在首位,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的同時讓他們在舞蹈學習中自由飛翔,找到其中的樂趣和哲理。基于此點,教師們要學會因材施教,認真?zhèn)湔n,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根據每個班級不同的學生特點,營造有針對性的有趣、有吸引力的教學設計,讓學生積極參與舞蹈學習之中。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形式和內容中加入一些漫畫和有趣的故事,或與學生一起玩游戲,使舞蹈學習生動活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融入其中。在舞蹈等重視實踐和表演的教育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問,大膽改編舞蹈,勇于質疑的編排問題,及時表揚學生的積極創(chuàng)新行動,促進高效的舞蹈藝術教育。
2.舞蹈教學創(chuàng)新設計——社團課堂的“編舞者”
在小學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時刻記住要做好備課工作,做好教學反思,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顛覆傳統(tǒng)音樂課堂的形式,實行翻轉課堂的教學,把講臺交給學生,給予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舞蹈作品進行解讀,提供更多的上臺機會鼓勵他們展示自己,以此實現對傳統(tǒng)課堂形式的創(chuàng)新。例如:在《小花雀》這一音樂課課堂中,學生在學習完這首歌之后,教師在可以先讓學生模仿一些常見的小動物的動作,之后再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編創(chuàng)簡易的兒歌舞蹈。
3.舞蹈教學體系更新——社團課堂的“鞭策者”
為了促進小學舞蹈教學的發(fā)展和進步,應在有效的舞蹈教學模式下形成新的舞蹈教學體系。學校的教師績效評判體系應當開始重視德育滲透教育工作成效的占比。作為學校的管理層教師,應當出臺相關的德育績效評判體系,使得基層教師能夠從根本上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與此同時,相關的教育工作者要完善和創(chuàng)新小學舞蹈教學體系,關注教學目標,定時更新小學舞蹈教學安排和教學體系。作為學校的管理層也應當定期舉辦教師德育滲透培訓活動,爭取把德育滲透落到實處。[4]
4.終身學習教學技巧——社團課堂的“活力劑”
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要求我們必須愛崗敬業(yè),從走上教師崗位的那一刻,我們就要心甘情愿地做蠟燭、春蠶、辛勤的園丁,我們要嚴格要求自我,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多聽取名師課程,學習并借鑒名師的舞蹈課程的教學手段,深入學習德育教育的內容,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提高舞蹈教學內容的質量。
(二)對學生——強化品格,教書育人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精神
小學階段是愛國教育的最佳時期,作為舞蹈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讓學生多接觸紅色革命系列舞蹈,讓學生在學習舞蹈作品的同時了解歷史,樹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例如在教授《紅星閃閃》舞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詳細講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之初到新中國成立的歷史,讓學生敬佩先烈,學習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頑強不屈的精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5]又如在《傳承紅色基因之百人舞蹈》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抗日戰(zhàn)爭中的歷史,讓學生深知自己的學校流淌著革命血液,蘊含著紅色基因。
2.鼓勵學生勇敢面對挑戰(zhàn)
舞蹈教學中基本功訓練是重點內容。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通過對學生的監(jiān)督和訓練,能夠顯著提升學生對于舞蹈的專注力和興趣度。每一次當學生堅持不下的時候,教師需要告訴他們成長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需要歷經磨難和痛苦。在學生練習有一段時間后,可以開展舞蹈表演小晚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舞蹈學習的成果。長此以往,為學生日后的舞蹈學習奠定基礎的同時將堅持不懈,艱苦奮斗的精神在不知不覺間灌輸給了學生,符合教書育人的教學原則。
3.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在群體舞蹈中,舞者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動作,還要充分考慮和配合其他伙伴的動作。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深刻明白,群體舞的舞臺并不是一個人的,一個人的走位亂了之后整個團隊隨后的動作都會崩塌,以此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團結友善精神。如:舞蹈《托起明天的太陽》需要多人組合以及兩個人的緊密配合才能夠完成舞蹈。又如兒童紅色舞蹈《紅領巾》。這些群舞,強調共性,要求做到統(tǒng)一,通過群舞的訓練,讓他們學會團結協(xié)作,培養(yǎng)集體主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