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視障兒童合唱教學與訓練中的問題與對策
作者:王 謙 長沙市特殊教育學校
內容提要:視障兒童在開展合唱教學與訓練時因為看不見指揮與樂譜,因此這項工作存在著巨大的困難與諸多問題。本文的主要內容是從主―客兩個層面論述視障兒童合唱教學與訓練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談談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與對策。
關 鍵 詞:視障兒童 合唱教學 問題與對策
合唱以其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為社會各界所接受,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一種高雅的音樂藝術表演形式之一。從學生角度看,如果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合唱訓練,不僅有利于對小學生進行聽覺和樂感的培養(yǎng),更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又由于合唱是一種集體的藝術活動,在合唱的訓練和演出過程中,教師必定要求學生的聲音和諧、統一,這又是一個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的過程,是一個滲透統一指揮、嚴于律己的思想過程。然而,對于視障兒童來說,相比正常兒童他們在開展合唱藝術活動時存在著巨大的困難與諸多問題。因此我們經??梢栽谖枧_與銀屏上見到視障兒童的獨唱、獨奏表演,而卻很少見到合唱與合奏表演。筆者從事視障兒童音樂教學多年,近年來一直在開展視障兒童合唱訓練,下面將就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視障兒童合唱訓練中所存在的問題
1、客觀因素
開展視障兒童合唱活動最大的困難就是“視覺障礙”,無論是在排練還是演出中,他們都不可能像正常兒童那樣“看著”指揮來進行表演,他們也只能靠著相互間長期以來的默契感來相互配合協作。這同聾啞生的舞蹈表演不一樣,畢竟他們可以看著指導教師的手勢來確定節(jié)拍與動作的協調。
其次,識譜試唱對于視障兒童來說是一個大問題。在合唱教學中,視唱訓練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每當學生能較快地唱準自己的聲部,同時又能很快地熟悉其它聲部時,合唱訓練就能快速而順利地進行。然而,在視障兒童合唱訓練中不可能做到真正地視唱――視譜即唱。他們更多的時候是通過教師心口相傳的方式讓學生模仿的唱好各個聲部然后再記憶下來,這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獨立的試唱能力,繼而影響到整體合唱水平的提高。
再次,合唱作品藝術處理對于視障兒童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問題與困難。我們知道,在音樂作品的藝術處理上,絕大多數時候是通過藝術的想象來實現的。而這種藝術想象主要是通過視覺形象的想象來達到的。然而對于先天性視覺障礙兒童來說,他們不可能對視覺形象有著具體的把握,因此在藝術處理上必須按照視障兒童的想象力特點來合理地進行藝術處理,這就對合唱團的指導老師的要求更高了。同時,視障兒童合唱隊員之間的在表演過程中的交流也比較困難。我們知道,視力正常兒童之間的合唱隊員可以通過眼神、肢體語言等“無聲”動作來傳遞信息,而這些在視障兒童之間幾乎不太可能,所以如何創(chuàng)新視障兒童合唱隊員之間在表演過程中的交流也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
此外,在具體的合唱技巧的運用上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聲部之間的進出、速度的變化、節(jié)拍的變化、強弱的變化、氣息的變化、伴奏與合唱之間的銜接等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與視力正常兒童合唱教學不同的問題。
2、主觀因素
視障兒童的心理特點與性格特點也是影響合唱質量的重要的主觀因素,因此有必要對視障兒童的心理特點做一個了解[1]。
根據大量觀察,發(fā)現視障兒童的氣質傾向以黏液質和抑郁質類型的居多,而多血質和膽汁質類型的人數較少。某盲校通過對觀察食堂開飯晚了之后學校盲生的氣質表現,統計出膽汁質類型的占11%、多血質類型的占13%、黏液質類型的占48%、抑郁質類型的占28%。
視障兒童的能力發(fā)展從質的角度來看,與明眼兒童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聽覺分辨能力、觸覺能力比明眼兒童高些,但他們普遍存在著應變能力尤其是應變新環(huán)境的能力差、定向行走能力差、操作能力差等現象;其能力發(fā)展從量的角度來看,國內外的有關智商測查結果表明:視障兒童與明眼兒童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從皮亞杰發(fā)展階段論角度來觀,視障兒童每個階段的發(fā)展要比明眼兒童緩1~2年左右,其生活、勞動、運動等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都比明眼兒童晚而且慢,而且其生活適應能力較差;其能力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大多數視障兒童的發(fā)展在16歲前后都存在著一個“快速趕上期”,使其與明眼兒童之間的差距迅速縮小。
視障兒童的興趣發(fā)展受個體心理過程的影響很大。常年以耳代目和以手代目,使得他們對聽覺信息和觸覺信息更感興趣。就興趣品質而言,視障兒童與明眼兒童相比在興趣的廣度方面,尤其在視覺刺激信息方面顯得不夠廣闊,但在興趣的穩(wěn)定性方面則比明眼兒童稍強。
視障兒童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有的主要表現為依賴性、不堅決性和不夠堅韌。在性格的情緒特征方面表現為情緒困擾、情緒不穩(wěn)定(占41%)、更為敏感(占47%)、消沉、抑郁、焦慮者占多數,愛鉆牛角尖。
總之,視障給兒童的發(fā)展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開展合唱訓練的質量。如何根據視障兒童的特點來進行合唱訓練與教學,值得我們好好研究。
二、對策
盡管在視障兒童開展合唱教學與訓練存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但是合唱訓練教學對于視障兒童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眾所周知,合唱的精髓在于和諧統一,通過多聲部的有機配合,互相靠攏、追求均衡協調。它不是每個人音量的簡單相加,更不是音量越大越好,合唱的世界里只有我們沒有我。要想唱好合唱需要較強的團隊精神。因此對于兒童來說,可以培養(yǎng)其集體主義觀念,提升合作意識。通過長期訓練和活動,凈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通過歌唱去體驗真、善、美。在許多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學校的合唱活動已經成為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的一種手段??偠灾_展合唱教學對于視障兒童的身心發(fā)展都具有巨大的好處。在此,筆者將就自己開展盲生合唱訓練與教學的經驗談談對于前文提到的問題與困難的對策。
1、全員教學與擇優(yōu)組團相結合
筆者認為,合唱教學與訓練應該普及到所有的視障兒童,使得他們能夠感受到合唱藝術音響的美,從而通過歌唱去體驗真、善、美。以前的音樂課主要是以單聲部的歌曲教學為主,而我們完全可以在學生熟悉的單聲部歌曲的基礎上配置簡單的多聲部合唱,這樣操作起來就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同時,合唱作為一門藝術是需要一定的藝術技巧才能達到較高的藝術水準,因此可以在各班挑選一些有良好的聲音、較寬的音域、音調準確、聽辨能力較強,并對音樂感興趣的學生組成合唱團,每周定期進行合唱訓練,從而不斷提高合唱團整體的藝術水準。
2、音準與節(jié)奏的訓練
音準與節(jié)奏是合唱藝術的基礎,是合唱藝術生命力所在。要保證音準、節(jié)奏的絕對準確,必須進行嚴格、系統地訓練。而進行這方面最好的訓練方式則是視唱練耳。對于視障兒童來說,試唱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可以采用模唱的方式來替代。或者先把要試唱的曲目用盲文打印出來,讓學生“摸著”譜子唱,這樣雖然在節(jié)奏上不可能達到試唱的要求但是在音準上與試唱的聯系效果是一致的。在唱好單聲部曲調的同時要開展二聲部乃至多聲部試唱的教學。先從最基本的協和音程練,如大小三度、大小六度、純四度、純五度、純八度等,再練習基本的大小三和弦。練習的時候可以老師彈一個聲部學生唱另外一個聲部,然后再分聲部練習。到最后,老師只需給一個標準音,學生應該能夠準確的唱出制定的和弦,并能夠根據和聲的整體效果來調整自己的音高,從而具備較高的音準能力為合唱打好基礎。
節(jié)奏是兒童對音樂的最初印象,身體是最先會對節(jié)奏包括聲響做出自然反應的,通過身體的運動是獲得節(jié)奏感的首要途徑。讓孩子學會使用身體的律動來準確的表現音樂,不僅是訓練節(jié)奏感,甚至可以用節(jié)奏來訓練音樂感。對于律動的訓練,我們可以在一個沒房桌椅的教室,讓孩子根據音樂的不同的節(jié)奏律動來進行行走步態(tài)的訓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聽一些具有不同的節(jié)奏律動的音樂并引導學生找到他們感覺到最為自然的動作來表現音樂中的節(jié)奏律動,最終達到動作與音樂的完美結合。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行走方向變化等多種途徑來培養(yǎng)視障兒童的空間感和方位感。在做完這些基礎的體態(tài)律動訓練之后,我們可以引入一些節(jié)奏型的訓練,在這個過程中應當遵循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的原則,從而不斷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節(jié)奏感。對于每一種有特點的節(jié)奏型,我們都可以同學生設計一種適合的體態(tài)律動,從而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
3、作品的排練與演出
視障兒童合唱的演出是看不見指揮的,少了合唱團的靈魂人物,使得排練與演出這一環(huán)變得最為困難的。因此在平常的合唱排練中指導老師的作用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
首先,從曲目的選擇應該按照視障兒童的特點來進行選擇。最先可以選擇一些輪唱(卡農)作品來進行訓練,然后慢慢加入柱式和弦織體形式的合唱作品,最后再加入較為復雜的包含主復調織體的作品。在初學時,最好選擇一些沒有速度變化的作品進行演唱。由于視障兒童只能背譜演唱,因此最開始的時候不要選擇篇幅太長的作品,最好選擇精致易于記憶的作品。此外,一般要選擇有伴奏的合唱作品,因為伴奏可以在速度、力度、表情等方面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起到了部分指揮的作用。只有在合唱團達到一定水準之后才能選擇一些無伴奏的作品。
其次,排練演出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視障兒童的特點。平常的排練需要教師通過語言來指導諸如強弱變化、聲部進出、氣息控制、速度變化等各種藝術處理。但是演出時是沒有指揮的,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應該將這些信息全部變?yōu)閷W生內心的記憶,在演出時才能做到與排練時的效果相一致。在演出時,學生最好是手牽手的站立演唱,作為各個聲部長可以通過手上一些細微的動作來及時傳遞藝術處理的信息。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高科技手段,為每一位上臺演唱的學生配一個無線耳機,指導教師的藝術處理信息可以即時通過耳機傳達給每位合唱隊員。無論是采用哪種方式都應該使得每一位合唱隊員充分感受到合唱藝術的美。
前文以提到過,視障兒童興趣的穩(wěn)定性方面比明眼兒童要強。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點,通過加強音樂欣賞的方式,促進合唱隊員藝術修養(yǎng)的提高??梢宰寣W生欣賞他們所學的合唱曲,然后與自己的合唱進行比較,找出不足之處,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提高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教師再加以點評,合唱隊的水平在學習比較中得以提升。當然,音樂欣賞的種類可以不局限于合唱曲,應該盡可能多的聽一些不同風格的代表作,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自身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鑒賞能力。教師在指導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過程中,應該著重從音樂作品的思想感情、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作品本身所包含的一些風格特征去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感受和理解音樂,最終能夠在音樂欣賞中體驗到音樂的情感,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美好音樂的向往和追求。
以上所言是筆者從事視障兒童合唱教學與訓練工作中的一點經驗之談。目前,從事這項工作的同行比較少,筆者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夠參與其中,共同為視障兒童的合唱教學工作而努力。本文只當是一個引子起到“拋磚引玉”只用。
--------------------------------------------------------------------------------
[1] 有關視障兒童的心理特點這部分內容摘自互聯網http://www.tjmx.net/Official/news/2001/news-tjmx-tg10111GB7DDJC3201C7JCF99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