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樂 優(yōu)化音樂課堂教學結構――上好低年級音樂課經(jīng)驗點滴
七八歲的孩子,好說、好動、愛唱、愛跳,喜歡在音樂的伙奏下,做各種動作,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但注意力不能持久,興趣易轉移。那么怎樣才能上好低年級音樂課呢?我認為應該創(chuàng)設情境,寓教于樂,使音樂課動靜結合,情景交融。
一、組織教學,動中求靜
課間十分鐘,對孩子來說是十分寶貴的,一下課便奔向大操場,玩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上課鈴響后,又一窩蜂似的涌進教室,心情一時很難平靜,如果立刻上課,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馬上集中,我便采用播放錄音或觀看錄像的方法,讓學生和著優(yōu)美的旋律拍手或者模仿做動作,做到“動中求靜”,在濃厚的音樂氣氛中,學生的注意力會很快集中起來。
二、通過直觀形象進行唱歌技能的訓練
唱歌是一種需要學習的技能,低年級的學生應該初步學習一些最簡單、最基本的唱歌技能。于是我通常在一堂課的開始對學生進行唱歌技能訓練。正確的歌唱姿勢是唱歌的基本要求。如果沒有正確的姿勢,就會影響唱歌時發(fā)聲、吐字等,從而影響歌曲唱效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學生的歌唱姿勢。教師要嚴格要求,不論是站著還是坐著唱歌,都要身體自然直立,頭部保持正直,面向前方。胸膛自然地略向前,將雙手自然地放在體側或身前,兩腳自然分開,同時還應要求學生做到歌唱時,要精神飽滿,思想集中,表現(xiàn)自然地進入歌曲的竟境。
合理的呼吸方法也是唱好歌曲的一項基本技能。因此在教學生呼吸訓練時,我采用直觀形象的比喻:“吸氣時像聞花香一樣”,“呼氣時像吹泡泡一樣輕輕地把氣吐出?!痹趯W生正確的姿勢和合理的呼吸基礎上進行發(fā)聲后,唱起歌來,不僅歌聲優(yōu)美嘹亮,還可以保護兒童的嗓音,長久唱歌不產(chǎn)生疲勞感。
三、運用語言節(jié)奏,訓練音樂節(jié)奏
在音樂教學中,節(jié)奏是組成音樂的第一要素。它好像音樂的“骨骼”,沒有節(jié)奏,旋律就不存在了。節(jié)奏是學好唱歌的重要前提。不過,節(jié)奏訓練比較枯燥,學生一般不感興趣。
語言節(jié)奏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在訓練音樂節(jié)奏時,我常常借助語言節(jié)奏來訓練音樂節(jié)奏。比如,我在教前十六后分八分節(jié)奏時,我先讓學生模仿母雞下蛋后“咯咯”噠“的叫聲,等全體學生能按標準叫聲模仿時,我馬上板書×××,告訴學生”××ד這就是母雞下蛋后叫聲的音樂節(jié)奏,這時讓學生按”噠噠噠“的發(fā)音反復練習,增強了學生對”前十六后八分“名稱的理解。此外,我還經(jīng)常用討論的方法去啟發(fā)學生,想象在生活中所聽到的代表節(jié)奏型的聲音。如:青蛙叫:呱呱呱呱,××××;馬蹄聲:噠噠噠,×××等。這種訓練方式,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到知識。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多動腦筋、創(chuàng)設情境,把知識穿播于游戲中,使學生在娛樂中掌握知識。
四、新授教學,方法靈活
在低年級音樂教學中,唱歌是主要內容。通過唱歌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促進智力的發(fā)展。但是,如果只單調地進行教唱是不會取得好效果的,應該運用多種方法來進行教學。在這方面我力求做到:”導入新課要新“,”新歌教學要活“。
?。ㄒ唬胄抡n要新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的導入對新歌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我在導入新課時常用以下幾種方法”①故事導入②介紹導入③游戲導入④音像導入。無論采取哪種方式導入,都要根據(jù)教學實際和教學內容,緊機教學目的進行,同時還要有利于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歌教學要
小學新歌教學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新歌教學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視唱譜曲,聽、記、唱相結合。
2、朗讀歌詞,訓練節(jié)奏,看、聽、打交替進行。
3、教唱歌詞與舞蹈表演同步進行。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技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學到有益的音樂知識。
五、欣賞教學,視聽結合
音樂欣賞,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擴大音樂視野,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聽辯能力、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音樂欣賞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讓孩子單純憑聽覺感受音樂,得到音樂形象是不清晰、不完美的。讓孩子僅僅以唱去抒發(fā)音樂感情也是不徹底和不直切的。因此,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要視聽結合,讓孩子去“聽”音樂,“看”音樂。例如:我在引導學生欣賞柴科夫斯基的名曲《四小天鵝舞曲》時就巧妙地利用錄像播放,用直觀的視覺感覺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聽覺體驗。上課時,我讓學生邊看邊聽,屏幕上芭蕾舞演員那輕盈的舞姿,愉快的笑容感染著學生,使他們很容易感受樂曲的歡快情緒,激發(fā)起他們對音樂美的感受和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陶冶學生的情操。
從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我深刻體會到,要想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以及初步的音樂藝術表現(xiàn)力、感受力,必須抓住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接受能力,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靈活多變,做到有“動”有“靜”,有“情”有“景”,變課堂為舞臺,使音樂課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