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識譜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研究
2.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技術逐漸走進學生課堂,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在現(xiàn)代化教學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多媒體集文字、圖像和聲音于一身,有著較強的感染性和趣味性,不僅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關系,促進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同時新課改也對小學音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創(chuàng)新性地開發(fā)教學資源,分散教學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
如,在對蘇教版中“數(shù)蛤蟆”這一節(jié)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時,由于這首歌曲具有較強的地域特色,旋律和音調出現(xiàn)了多次轉換,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則很難向學生全面展示該首歌曲所涉及的音符,所以就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梢栽诙嗝襟w上用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小青蛙跳動的軌跡,了解大跳音的路線及特點,從而有效降低該首歌曲學習的難度。
3.適當引用模仿教學
音樂的創(chuàng)造力主要表現(xiàn)在在學習的基礎之上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特色,要想創(chuàng)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音樂作品首先要從模仿開始。由于小學生自身的特點,模仿能力較強,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這一特性開展模仿教學,讓學生在模仿中積累經驗,從而達到識譜教學的目的,同時也能為接下來的音樂創(chuàng)造奠定基礎。
如,在學習“革命將士出征歌”時,由于該首歌曲屬于陜北民歌,具有較強的地方特色,同時歌曲由六句對仗工整的樂句組成,所以可以利用該歌曲進行識譜教學。教師可以在學生正式學唱之前將旋律打亂并呈現(xiàn)在黑板上,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覺對旋律重新排列,將排列好的旋律進行演唱。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對識譜教學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拓寬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4.情境教學法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同時注意力很難長時間保持集中,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會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這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引入生活情境或營造生活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可以適當引入游戲,在游戲中鍛煉學生的識譜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樂譜的學習比較抽象,如果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降低學習樂譜的難度,使學生能夠盡快掌握樂譜。
例如,在學習“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曲目時,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演唱,通過引入具體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該首曲目的興趣。學生在基本掌握演唱方法之后再進行識譜教學,則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不僅掌握了該首歌曲演唱的技巧,同時也能達到音樂識譜教學的目的,對其他音樂識譜教學起到了良好的借鑒意義。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適當引入游戲,努力實現(xiàn)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加強學生對識譜的記憶力。
總之,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對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不僅能夠識讀曲譜,同時還要在實際音樂活動中運用樂譜,對小學音樂教師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因此,音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積極創(chuàng)新樂譜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方面發(fā)展,為學生今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推動學生品格的形成和健全。
參考文獻:
[1]潘火英.小學音樂識譜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Z1).
[2]楊松花.小學音樂識譜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初探[J].北方音樂,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