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合唱教學之燈
童聲合唱被人們稱為是世界上最動人的聲音,作為兒童成長搖籃的小學自然少不了這樣美妙的歌聲。然而,筆者所在地區(qū)的學校合唱團,由于農村小學專職音樂教師的缺失,對合唱教學的重視度不夠,往往是為了迎接某次活動或參加某項比賽而臨時準備,所以最終的合唱效果不盡如人意。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合唱的質素,讓合唱成為學校藝術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呢?
一、音樂課——合唱教學的“起源地”
三年級音樂教學中開始了合唱教學,基于學生在一、二年級時就已經學唱了歌譜,學生們在音準的把握上還是有一定基礎的。但有時候個別孩子的聲音會不協(xié)調,這時筆者會引導孩子在歌唱的同時留意同伴的聲音,指導他學會聽音、找音。為了能讓學生順利地找音,在二年級時可加入二聲部輪唱教學,以最簡單的方式獲得二部合唱效果(入門)。那么如何才能讓音樂課成為合唱的“起源地”呢?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指導學生把齊唱唱好。齊唱是合唱的基礎,只有打牢這個基礎,合唱才會“水到渠成”。然后進行輪唱教學,可先借助小型樂器演奏和學生的齊唱進行“輪唱”,而后再加入教師范唱,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輪唱中更真切地認識到輪唱的特點。例如《兩只老虎》《小星星》這一類曲式比較規(guī)整的歌曲,就可以借助小型樂器、師生合作等形式將單一的合唱變?yōu)橛腥さ妮喅?。最后當學生合唱、輪唱都能以較高質量完成時,就可以將演唱形式逐步過渡到多聲部合唱。
二、社團課——合唱教學的“跑馬場”
學校每個學期都會組建形式多樣的社團,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合唱社團也就應運而生。合唱社團里集聚了來自各班對音樂感興趣的學生,總人數(shù)一般在40至60人之間。這些合唱隊員都是音準概念、聲音條件、聲部音域、節(jié)奏感等方面具有較好素質和潛力的孩子,這些條件是成為組建高水平合唱團的堅實基礎。合唱團組建后,老師就要根據(jù)這些學生的嗓音特點,給他們劃分聲部,讓每一個成員都能將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化。對于聲部不是特別明顯的學生,可通過高聲部和低聲部交替反復的嘗試訓練,幫他們找準聲音中最閃亮的地方,讓他們能在合唱中找到最合適自己的位置。合唱社團的教師搜集一些適合學生練聲的曲目,將它們按一定的梯度匯編成冊,然后發(fā)給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統(tǒng)一的練習。
吸氣、吐氣是合唱的基本功。為了讓孩子們打好基本功,我們先從呼吸訓練開始,讓孩子們掌握吸氣、吐氣的方法。吸氣的方式有很多,而我們常用的是“聞花式吸氣”。在教學生“聞花式吸氣”時,讓學生想象在自己的面前有一朵玫瑰花,要慢慢地品味花香,讓花香在自己的腹部沉下,然后慢慢地把吸收到的花香味呼出到自己周圍的空氣中。以這樣的方法循環(huán)吸氣、吐氣。這種引導的方式營造出了一種輕松活潑的氛圍,讓孩們在放松的氛圍中習得了吸氣、吐氣的方法。
從練聲曲開始,尋找最自然的聲音。練習發(fā)聲時身體的參與非常重要,需要完全地放松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雙腳分開,腳緊貼地面。重視頭腔共鳴,從而達到聲音的共鳴。
在教唱訓練時,咬字是教學難點,給學生們一個適合的參照物很重要??筛嬖V學生歌唱時就好像頭頂著一碗水,嘴巴里含著一個乒乓球的感覺,歌唱時要始終保持這種狀態(tài)。
高音是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他們在演唱高音時,聲音很容易虛,音不穩(wěn)定。可借助科爾文手勢來穩(wěn)定音高,同時引導孩子想象著抓住空中亂飄的風箏線,邊“拉牢線”邊唱。這種運用形象的感覺去體驗抽象的聲音狀態(tài)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借助立定跳遠,感受腹部力量的支撐;想象用力往上抬東西時的感覺。在形象的感知中,孩子們的高音明顯地穩(wěn)住了。演唱時,當發(fā)現(xiàn)學生高音樂句聲音飄時,就要求學生收好聲、歸好韻,最后一個字在歸韻后必須保持形態(tài)不變,直到音符時值的最后才在韻尾上收聲。收聲時仍必須完全保持住歌唱的應有狀態(tài),不能松弛,這樣才能保證歌唱的旋律線條流暢、統(tǒng)一。
小學生合唱隊通常以三聲部為主,高音區(qū)、中音區(qū)、低音區(qū)。在排練時可采用的是三個老師各帶一個聲部單獨訓練,讓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老師去帶相對應的聲部,發(fā)揮她們的所長,一遍又一遍地強化訓練。通過訓練可以使各聲部的音色比較接近,將不可協(xié)調音色(包括尖細、嘶啞)統(tǒng)一到圓潤、明亮、柔和的可協(xié)調音色中去。在每一聲部熟練掌握后再逐步加入聲部,先兩個聲部再三個聲部依次遞增。在達到合唱效果后,為了讓校合唱隊有一個更高層次的水平,我們還邀請專家名師過來作指導。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音符的變換組合飛揚著藝術的美感,合唱隊形的編陳排列則呈現(xiàn)出智慧的流光。只有打破一成不變的隊形,才能令觀眾在享受聽覺盛宴的同時,感嘆于變化與統(tǒng)一的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