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將嘗試教學法運用于音樂教學中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作者:陳崇明


嘗試活動,一般分為三種:生活中的嘗試、科研中的嘗試、教學中的嘗試。教學中的嘗試是指學校的嘗試教學,它是一種特殊的嘗試活動,同時又是教學活動。

嘗試教學的鮮明特征是“先試后導”、“先練后講”。自嘗試教學理論面世以來,就有不少教師運用于實踐,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我們音樂教學中,用之甚少,當然這與音樂課自身的特點有關。我們也不妨將其中優(yōu)秀的部分運用于自己的教學中。

采用嘗試教學,雖然教師講解的時間減少了,但學生掌握知識的效率明顯提高了。通過實驗,我嘗到了甜頭,以下是本人用嘗試教學運用于音樂課中的幾點體會:

1、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嘗試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在學生中存在這樣一種普遍現(xiàn)象:大部分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而很多人都把此歸結(jié)為“過分重視雙基”,導致學生對音樂課失去興趣的結(jié)果。實則,音樂老師為了圖方便,把音樂課變成了十足的唱歌課。因此我認為學生不喜歡音樂課不能將責任推給“過分重視雙基”,而應從我們老師來找原因。

針對這一現(xiàn)象,在這一年的教學中,我改變教學策略,改善教學方法,懷著嘗試的心情,在課堂上多次引入嘗試教學法。就因我的嘗試,學生在音樂課上表現(xiàn)出了新的面貌?;仡欉^去,我辛辛苦苦地教學生一遍又一遍的唱譜、打節(jié)奏……可他們總是似懂非懂。而現(xiàn)在,我感到輕松多了,學生也似乎聰明了。

嘗試教學理論的根本特點是先試后教,先練后講。這正切合了小學生對新事物因好奇而產(chǎn)生探索動機這一心理特點。如在學習口琴時,本來學生就對口琴這個新樂器感興趣,再讓學生聽一段教師范奏的歌曲,學生更加有了學好口琴的雄心壯志。利用學生這時的熱情,讓學生根據(jù)書本分組自學do re mi的音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新問題,學生就會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最后教師只要針對性的講解就可結(jié)束此內(nèi)容的講授。嘗試教學法整個學習過程都是學生在自愿、渴望中進行的,因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嚴謹?shù)慕虒W過程中始終很濃,學生也感到學得輕松、愉快,同時也使學生形成了一條認識規(guī)律:只要在學習中大膽而積極的嘗試就會學到知識、學懂知識、多學知識。而且只有親自嘗試,才能真正理解知識,掌握和靈活運用知識。

總的來說,嘗試教學法能讓學生飽嘗到成功的喜悅,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望,使學生由"厭學"變?yōu)?樂學",這是我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嘗試教學法最為深刻的感受。

2、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嘗試教學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正所謂“學海無涯”,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掌握所有的知識是不可能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知識更新越來越快,在音樂中就有明顯的體現(xiàn),要讓學生有能力自學自己喜歡的歌曲,教師就應該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自學能力的人,而這僅僅靠老師照本宣科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老師教給學生學的方法,從而達到不依賴老師教的目的。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教是為了不教”。

嘗試教學法的實質(zhì)"先學后教"、"先練后講"、"以疑引思"。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這種自學能力不是屬于一般的能力,而是屬于特殊的能力,這不可能通過一兩次自學就使學生具備這種能力,它需要慢慢的培養(yǎng)。當然,學生的自學能力不能是盲目的自學,應該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有序的自學。每次自學過程好比是點,自學習慣好比是線,有線就能組成面,最終構(gòu)成自學能力的體。自學能力是教師應該教給學生的一種學習方法,使學生愿意嘗試,這無論對學生繼續(xù)學習還是將來參加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比直接傳授給學生書本知識更重要。

3、在音樂教學中采用嘗試教學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嘗試教學的主題思想、無疑是讓學生先試一試,即先練一練。這是一種具有探索精神的發(fā)現(xiàn)式教學,這既體現(xiàn)時代精神,又體現(xiàn)對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它是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暗示下,讓學生主動地、獨立地、進攻性地去探索、尋找、發(fā)現(xiàn)知識,增長智慧。嘗試教學正適應了新課改的要求,改變了傳統(tǒng)"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給了學生看的條件、想的時間、說的機會、練的空間,正由于嘗試教學法的"給",學生就有條件、時間、機會、空間去探索難點、解決問題、改正錯誤?;仡欉^去,學生聽到“視唱”就唉聲嘆氣,因為我總是說音沒唱準,節(jié)奏不對,聲音象“沒長整齊的稻草”?,F(xiàn)在,我給時間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學唱,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有的同學借助豎笛,有的同學借助口琴,學生的自學效果確實比我苦口婆心的說教有效。這不僅使學生鞏固了豎笛、口琴的演奏技能,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再如學生在自學口琴時,我對口琴只做了一些簡要的介紹,因此就給了學生產(chǎn)生疑問的條件,如"為什么口琴可發(fā)出不同的聲音"等,這樣的問題很多。對于這些疑問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解答。,這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精神。

4、在音樂教學中采用嘗試教學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以自學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是教改的一大特點。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取知識和掌握技能離不開對知識的渴望、濃厚的興趣、執(zhí)著地追求和專注的精神。顯然,嘗試教學法為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心理素質(zhì)提供了客觀的時間和空間。如在學習3/8拍子時,我從3/4拍子開始來引導學生自學,學生就能在己有知識的基礎上,用原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去構(gòu)建新的知識結(jié)構(gòu),使學生覺得“音樂知識原來這么簡單”,“我自己都可以學會”,使學生樹起."我能學"的信心,不斷萌發(fā)出繼續(xù)學習的欲望,從而熱愛音樂課。同時在嘗試練習中有部分學生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而這部分遇到困難的學生就會主動的再研究課本或認真的接受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困難的能力,同時又使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在挫折中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

總的來說,嘗試教學法的應用,不僅滿足了學生學習的積極心理,而且還有效地克服了學生學習的消極心理,學生不會感到自己是“花瓶”,受老師控制,更不會感到課堂無趣,心里無聊,而產(chǎn)生厭倦心理。從實踐中證明,在音樂課中運用嘗試教學法能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zhì)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quán)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uán)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