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音樂課讓陽光“照”進來

作者:劉玉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音樂是人類靈魂的凈化劑,具有育人的功能。音樂可以喚起學生對美好人生的熱愛,可以幫助學生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使學生的精神力量得以發(fā)展,讓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更陽光。我們的教師更應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把音樂教育中的品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當然,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必須依據(jù)音樂課的特點,少說教,多體驗,做到有機、有時、有序,讓學生在音樂課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情操的沐浴、人格的完善。


  “諸育德為先”,音樂教育的真諦是以音樂為手段,以育人為宗旨。音樂的變化與詞義表達的感情變化有很重要的相似之處。聲韻運動的速度、力度、長短、音色上的律動性變化,正好與人感情上的喜、怒、哀、樂等復雜的情感變化相適應。喜:節(jié)奏短、速度快、色調(diào)明亮;怒:節(jié)奏頓、力度強、音調(diào)粗獷;哀:節(jié)奏長、速度慢、色調(diào)陰暗。聲音的抑、揚、頓、挫、快、慢、強、弱都能表達感情的喜、怒、哀、樂。音樂作品恰恰是抓住這一規(guī)律來塑造藝術(shù)形象的,所以音樂善于表現(xiàn)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為此,我們應當在做好音樂教學的同時,通過音樂課這一平臺,塑造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zhì),實現(xiàn)德與“樂”的結(jié)合,讓學生更陽光。


  一、通過歌曲內(nèi)容讓學生“沐浴”良好品質(zhì)


  在音樂教學中,德育教育能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教師可通過教材內(nèi)容,如歌詞、標題等的講解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感受、演唱與演奏來激起他們愛祖國、愛自然、愛社會、愛故鄉(xiāng)的感情。例如,人教版第三冊音樂教材中的歌曲《留給我》,歌詞語氣誠懇,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教學時,通過對歌詞有感情地朗讀,學生了解到了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很容易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做到“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然后引導學生對歌詞進行分析,理解歌詞演唱時情感的處理。所以每當學生唱到第五樂句時,都會熱淚盈眶,仿佛看到無家可歸的小孩哀求別人的場景,從而引發(fā)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思考,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學唱《勞動最光榮》一課時,首先其題目就一語道破了這首歌的中心思想,這種直接的表達會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其次,由于歌詞采用了擬人的寫法,講述了各種小動物對待勞動的不同態(tài)度,并明確地指出了熱愛勞動光榮、不愛勞動可恥的主題思想。內(nèi)容通俗易懂,充滿童趣,因此易于被學生接受。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理解道理的同時,更受到了音樂的熏陶,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下進行,學生很自然地產(chǎn)生一種向小蜜蜂、小喜鵲學習的想法,以小動物為榜樣,更能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唱唱跳跳中就掌握了知識。音樂課使復雜的分辨是非的教育過程變得簡單自然,這是其他學科教育無法比擬的。


  二、運用音樂要素的陽光“照”出情感


  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音樂《保衛(wèi)黃河》時,教師首先用鏗鏘有力、充滿激情的語調(diào)朗誦歌詞:“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讓學生在感知中領(lǐng)悟作品內(nèi)容,感受到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大無畏斗爭精神。其次,教師聲情并茂的范唱,以強烈的情感,生動地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特別是最后兩個樂句一連串的遞進,運用漸強的力度,把旋律推向高潮,一種民族責任感、緊迫感便會在學生心里油然而生。再次,在教唱歌曲時,引導學生唱出力度的變化、速度的對比、旋律的起伏等,把歌曲情感的理解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上。通過歌曲處理,使學生感受到戰(zhàn)爭年代億萬人民為爭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戰(zhàn)斗的緊迫感,也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激勵大家為保衛(wèi)和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而努力奮斗。


  三、挖掘教材思想性,“曬”出學生良好品質(zhì)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抓住作品的音樂形象,寓教于樂,寓教于理。例如,二年級《大鹿》這首歌曲,內(nèi)容表現(xiàn)了小白兔被獵人追捕的緊要關(guān)頭,大鹿挺身而出,保護了小白兔。我首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向?qū)W生展現(xiàn)了大鹿沉著勇敢救小白兔的過程,然后提出問題:“如果大鹿裝作沒看見,小白兔的后果會怎樣?當同學遇到難處時,我們應該怎樣做?”對此,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學生說:“同學有困難,我們要熱情、主動地幫助他?!庇械膶W生說:“如果同學遇到危險,我要像大鹿那樣,機智勇敢地去救他?!蓖ㄟ^學習,學生不僅在歌聲中得到感染,在思想上得到教育,而且還懂得了愛護弱小、舍己救人的道理。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歌詞內(nèi)容的講解和音樂形象的感受,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在學生學會《摘草莓》一課后,我又給學生提出了三個問題:(1)請用講故事的形式把歌曲所表達的內(nèi)容講述下來。我找了兩個學生分別講述了他們改編的“摘草莓”的故事。(2)歌曲表現(xiàn)了摘草莓的小姑娘怎樣的心靈?學生幾乎能異口同聲的回答:“尊敬老人?!保?)我們學習小姑娘尊敬老人的美好心靈,應從什么地方做起?這個問題一提出,學生便爭相回答。有的說:“為老人讓座。”有的說:“孝敬爺爺、奶奶。”還有的說:“把好吃的留給爺爺、奶奶?!薄@樣,在潛移默化之中就培養(yǎng)了學生尊敬老人的高尚品質(zhì)。在教唱《賣報歌》《小號手之歌》等歌曲時,從介紹歌曲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歌詞的含義、旋律的欣賞等方面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進行了德育滲透。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


  總之,提高學生全面素質(zhì)是當今教育界一致努力的方向。素質(zhì)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做人,做人以德行為首,而道德啟蒙最好用美的形式去陶冶、去訓練。而音樂教學除了本身的藝術(shù)性外,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方面,具有不可小視的重要作用。它能夠從政治態(tài)度、倫理道德、思想品德等方面對人產(chǎn)生潛移默化作用,積極地發(fā)揮音樂教學的德育作用,努力做到寓教育思想于教學之中,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基礎,從而去感染兒童的心靈,啟迪兒童的心智,美化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童心就像一張白紙,有待于我們?nèi)ッ枥L;童心又像羽翼未豐的小鳥,有待我們?nèi)ゲ赣?。因為教師與學生相互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讓德育的陽光“照”進孩子純凈的心靈。


 ?。ㄗ髡邌挝弧「拭C省民勤縣北街小學)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quán)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uán)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