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淺談音樂教學中的歌曲處理

作者:吳力文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吳力文 長沙市開福區(qū)望麓園小學

  [內容摘要]:歌曲的情感處理是對歌曲理解的重要表現(xiàn),逐漸引起教師和孩子們的重視。捕促音樂情緒與意境,感受與體驗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音色,對表現(xiàn)歌曲的不同作用。使孩子們對處理歌曲情感發(fā)生興趣,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同時享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

  [關鍵詞]:音樂情緒、興趣、感情外化、音樂符號、關鍵字

  音樂是情感藝術,表達情感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表現(xiàn)功能,是音樂的靈魂所在。音樂教學應從情感表達開始。在音樂教學中對歌曲的處理是幫助學生理解歌曲、表現(xiàn)歌曲的重要途徑。在此,我淡淡是如何利用“歌曲處理”這一手段對學生進行情感表達的培養(yǎng)。

  一、捕促音樂情緒與意境

  音樂是情感藝術,這決定了音樂教學的一切藝術實踐活動部將有喜怒哀樂等情緒的反映。

  因此,捕捉音樂情緒與意境對歌曲處理及表情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我在教《山谷靜悄悄》時,先讓到過山里的學生談談置身大山里的感受,然后來體會“薄薄的霧,淡淡的煙”“紫杜鵑、紅梅花”、“小溪流、小野兔”的意境。歌曲的前半部分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我問學生用什么色彩來描繪,是“濃裝艷抹”呢?還是淡雅的水粉?很多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說出用“水粉畫”。我趁勢引發(fā)學生說出這段歌曲的情緒輕柔、優(yōu)美。繼而我又更深一層啟發(fā),從遠處看是薄薄的霧,淡淡的煙,走到近處看有紅梅花、小溪流、小野兔。一派生機,學生感悟到這靜中有動,演唱時學生沉浸到歌曲的意境中,唱出了歌曲的層次,唱出了對祖國河山的贊美之情。

  二、引導學生感受與體驗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音色對表現(xiàn)歌曲的不同作用。

  音樂情感教學法的核心是對音樂表情的三要素――速度、力度、音色的感知、體驗、理解和實踐。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感受與體驗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音色對表現(xiàn)歌曲的不同作用。讓學生自己找到合適的速度、力度、音色來進行歌曲處理。如教《小紅帽》一歌時,在學生了解了故事情節(jié)和學會了歌曲旋律后,我把歌曲旋律在電子琴上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彈奏出不同的音樂情緒:“(1)小紅帽高高興興去外婆家。(2)小紅帽在樹林里采野花(3)猙獰的大灰狼一步步逼近小紅帽。然后讓學生來聽辯,他們選擇了速度稍快、力度輕快為(1)中速、輕柔為(2);慢、沉重為(3)。再讓學生自己在電子琴上尋找不同的音色來表現(xiàn)速三種音樂形象。經過彈奏與聽辯。大家一致認為用單簧管音色來表現(xiàn)小紅帽高高興興去外婆家的情景;用弦樂音色表現(xiàn)小紅帽在林中采野花的情景;用”哇哇叫聲“音色來表現(xiàn)猙獰的大灰

  狼形象。學生在彈彈、聽聽、唱唱的實踐活動中體會了速度、力度、音色對表現(xiàn)歌曲的作用。因此在演唱《小紅帽》一歌時自然就采用了(1)的速度、力度,電子琴伴奏的音色用單簧管。

  三、剖析作曲家音樂符號的妙用

  每首歌曲的旋律都有它的內在規(guī)律,每個節(jié)奏和音樂符號都有作曲者的用意,因此,在處理歌曲時,剖析作曲者的創(chuàng)作用意,對幫助學生理解歌曲和處理歌曲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如《種瓜》一歌中”“的附點八分音符,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講,唱準它難度較大,于是就告訴學生作曲的叔權為了突出西瓜的大字,要我們把”大“唱得長一點,這樣學生馬上就掌握了這個節(jié)奏。再如”“ 。如你不講清休止符在這里的作用,學生往往唱成”“,我做抱大西瓜時一步一停沉重的動作來啟發(fā)他們:為什么作曲叔叔在”抱呀“后面空一拍?學生馬上領悟到”因為西瓜大,很重,小明抱回家時走~步歇一下,走一步歇一下,“經過這一番剖析,難點也就迎刃而解。我趁勢引導學生說出:”小明通過辛勤勞動種出了大西瓜,心里非常自豪。“他們邊做動作邊唱歌,把歌中的音樂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出來。同時把重音也唱出來了。

  四、適當?shù)呐浜仙眢w動作使感情外化

  適當?shù)嘏浜仙眢w動作能使感情外化。同時,外在的身體動作能促使學生的情感表現(xiàn)到歌聲申來。如教《學雷鋒》一歌,設計王大娘起床、整衣、理頭發(fā)、開窗等動作來表現(xiàn)王大姨這一音樂形象。由于學生的好奇心理,對學”王大娘“很感興趣,有一種新鮮感,因此非常的投入。再加上”咦?是誰把院子掃干凈?是誰把水挑滿缸?“兩句疑問句臉部表情的處理,聲音也隨之起了變化,學生完全進入了角色,把自己對音樂情感的感知、理解、體驗轉化為音樂藝術形象的再表演的過程中。王大娘這一音樂形象也就栩栩如生了。

  五、抓”關鍵字“的處理

  在歌曲處理中抓住”關鍵字“的分析處理,能使學生把歌曲理解得更深,感情處理得更細膩,表情展現(xiàn)得更真切。如:在教《門前有條小溪流》一歌時,我著重抓了幾個字的唱法。第一段中的”流“、”繞“、”?!?。”流“唱時要控制氣息緩緩送出,且有動感。”繞“要唱出小溪流和苗寨的密切關系,聲音要有起伏?!蓖!耙糜H切,好似人們與小溪說著悄悄話,并唱出苗家人對小溪的深厚感情。第二段中的”甜“”樂“兩字是本歌的中心,抒發(fā)了苗族人民對幸福生活的贊美之情。因此,要求學生唱這兩個字時要有發(fā)自內心的情感,把全身心的音樂內涵及外延(外面的表情及動作)的感知轉化為音樂藝術形象的表現(xiàn)。由于學生掌握了關鍵字的演唱技巧和內涵,使歌曲的  演唱聲情并茂。

  歌曲處理的方法多種多樣,應因歌而定,但萬變不離其宗,目的只有一個――即陶冶學生的情操,使他們在音樂情感的審美之中受其陶冶,又同時去感染他人。

  參考文獻:

  1、張郁  兒童歌唱教學中歌曲的選擇與處理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WLL201024095.htm

  2、桂艷  音樂教學中對歌曲處理的感想

  http://news.cersp.com/sLgjx/sLwjl/200710/3911.html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