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性熱身訓練在舞蹈教學中的運用———以中小學舞蹈課為例
摘要:舞蹈課程是中小學必不可少的一項美育教育。熱身訓練是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積極意義,但是,中小學舞蹈課程中的熱身訓練較為古板單一,不足以吸引學生興趣,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概述了熱身訓練的意義,分析了中小學舞蹈熱身訓練的現(xiàn)狀,提出了主題性熱身訓練的方法。
關鍵詞:主題性熱身訓練中小學舞蹈
舞蹈藝術最重要的意義是完善人格, 使一個人成為真正健全的人。中小學舞蹈教育的發(fā)展不僅體現(xiàn)在教育理念上的突出,更體現(xiàn)為以“審美為中心”的發(fā)展路徑,不斷探索改進,完善課程設置,改變教學模式,進而推動中小學舞蹈教育的多元化以及藝術實踐的應用發(fā)展。
在中小學舞蹈課程中, 熱身訓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的熱身活動能有效地避免損傷,是學生學習舞蹈的前提保證,因此,熱身訓練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 順應中小學生的骨骼發(fā)育和心理情感發(fā)展特點。在歸納分析現(xiàn)狀問題的基礎上,本文將重點闡述主題性熱身訓練在中小學舞蹈教學中的運用。
一、熱身訓練的概述
熱身訓練首先是學習舞蹈的前提保證, 可以充分激活學生的肌肉和韌帶, 協(xié)調人體各器官部位快速進入運動的狀態(tài),預防和減少不必要的肢體損傷。其次,熱身訓練的時間安排可根據不同的舞種風格、難易程度進行科學地調整安排。如果時間過長,運動量過大,會造成體力消耗過大,引起不必要的疲勞。相反,如果運動量太小,則不能達到熱身的效果,從而失去熱身運動的意義。
(一)熱身訓練的定義
熱身訓練就是通常所說的準備運動, 即在進行正式、密集的運動之前先活動肢體,使肢體的各個部位得到簡單的鍛煉,為后續(xù)劇烈運動做好準備。通常來說,熱身運動包括被動熱身(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熱身)、常規(guī)性熱身(通過慢跑、彈跳、拉伸等多組重復的常規(guī)動作來完成熱身)、具體特定的熱身(在常規(guī)性熱身的基礎上, 依據不同舞蹈的特點和需求采取針對性的熱身訓練)。
熱身訓練是由簡單易操作的動作開始, 循序漸進地讓心理和身體同時接受較高強度的訓練,也就是說,通過輕微的運動,喚醒學生身體的各個器官,提升學生的心率,增加其肌體的血流量和含氧量,促進身體和心理到達巔峰狀態(tài)。換言之,只有學生們體溫升高,肌肉才會更松弛、更靈活。讓學生以好的身心狀態(tài)進入舞蹈課堂,盡可能降低運動損傷帶來的風險。
(二)熱身訓練的重要性首先, 從身體層面來說, 只有經過充分的熱身訓練,學生的身體機能才能被喚醒,大腦皮層神經細胞才可以興奮至運動的水平,從而有效防止肌肉拉傷;從心理層面來講,良好的熱身訓練會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提升其學習舞蹈的積極性。不可否認,學生的舞蹈課堂運動需要更多的安全保障, 而熱身訓練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調動身體機能。進一步講,熱身訓練是在克服人體生理惰性的基礎上振奮起精神,起到協(xié)調、系統(tǒng)地調動全身各器官的效果。熱身訓練能夠有效預防韌帶撐拉帶來的損傷,也能減少劇烈運動時造成的關節(jié)軟骨損傷。
其次,熱身訓練的合理性能夠保證中小學舞蹈課堂的順利開展,對學生的情緒調動也有積極的作用。馬斯洛的層次認知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七個層次,因此,熱身運動規(guī)則的制定也要考慮學生的需要。統(tǒng)籌考慮各種教學影響因子,制定科學合理的熱身運動規(guī)則, 對熱身活動的開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提升學生身體機能的同時,調節(jié)學生心理,確保身體的各個器官進入良好的運動狀態(tài)。
最后,教師需要為學生選擇適合的熱身運動項目,不僅能有效提升熱身效果,還能激活學生的運動思維,為教學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條件。如果在課堂中不能合理安排熱身訓練環(huán)節(jié), 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就無法從外界事物中安靜下來,真正投入到課堂中來。而且,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相對較差,關節(jié)比較脆弱,不能承受劇烈運動帶來的沖擊。因此,熱身訓練在中小學舞蹈課堂中十分重要。
二、中小學舞蹈熱身訓練的現(xiàn)狀分析
隨著我國對素質教育和美育工作的逐步推進,舞蹈正在以素質教育舞蹈的新形式逐步進入中小學課堂中。舞蹈教育承載著美育思想的靈魂,有著健全中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力量,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一項藝術教育。